一、接缝不严

1.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2.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二 、模板未清理干净

1.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2)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2.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 (2)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

三 、柱模板缺陷

1.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

(2)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4)模板两侧松紧不一,未进行模板柱箍和穿墙螺栓设计。

2.预防措施

(1)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

(2)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3)成排柱子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

(4)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

四、 板模板缺陷

1.原因分析

(1)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度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2.防治措施

(1)现浇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有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撑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支撑再软土地基上,应先将地面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再地面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

(3)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

五、墙模板缺陷

1.原因分析

(1)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

(2)模板间支撑方法不当,如只有水平支撑,当1墙振捣混凝土时,墙模受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向两侧挤出,1墙外侧有斜撑顶住,模板不易外倾;而1墙与2墙间只有水平支撑,侧压力使1墙模板鼓出,水平支撑推向2墙模板,使模板内凹,墙体失去平直;当2墙浇筑混凝土时,其侧压力推向3墙,使3墙位置偏移更大。

(3)角模与墙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过大。

2.防治措施

(1)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强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两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

(3)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

(4)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应有模板设计确定。

六、标高偏差

1.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2.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

(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七、 接缝不严

1.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无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2.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八、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1.原因分析

(1)墙体内大型顶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土不实。

(2)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造成混凝土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捣不实。

2.防治措施

(1)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门窗洞等)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2)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

九、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1.原因分析

(1)支撑选配马虎,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

(2)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

2.防治措施

(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达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作扒钉固定好。

(3)支撑体夭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加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4)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