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预应力高强砼管桩在粘性土中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法,质量管理要求,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和事项。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度砼管桩;PHC管桩静压法施工;质量管理 
  1 前言 
   预应力高强砼管桩(PHC)是采用预应力工艺、经离心成型、常压―高压蒸汽养护工艺在工厂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制造的预应力中空圆筒细长砼预制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合钢套箍等组成,由于采手了高强砼和蒸汽养护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预应力高强砼管桩具有耐打、耐压,设计选用灵活方便,穿透能力强,单桩竖向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好,造价便宜,成桩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施工现场文明简洁,无噪音,在城市施工不扰民,检测时间短等一系列特点,深受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的普遍欢迎,在10~40层楼房基础工程中,原来采用人工挖孔桩和钻孔灌注桩,有不少已被预应管桩所取代。预应管桩经过十几年的工程推广应用,目前已广泛用于房屋建筑、桥梁、码头等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工程工期紧的项目,具有独特的优点。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特别在施工时,经常发现诸如桩头暴裂、桩偏位、桩身偏斜、场地松软的回填土、杂填土等场地等问题,给桩基施工带来不少麻烦,增加桩基处理费用等。本文通过某工程(PHC)管桩的施工,探讨管桩静压施工方法与质量控制要点,以及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 
  2 工程概况 
   南京市江宁区某工程,建筑面积为21000m2,为三栋2~3层的电子厂房,桩基采用PHC管桩,共有545根桩静压法施工。桩型为PHC-400(90)AB―C60,D型桩尖,桩长约12m,即单节桩,以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或中风化泥质粉砂岩为桩端持力层,要求桩进入持力层≥1m,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900KN,沉桩时以压力值控制为主控,压桩力约为2倍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倍即1800KN。 
  3 场地土层地质条件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所描述的情况,本场地地貌形态单一,属于丘陵地貌单元,局部有坳沟,大部分地希较平坦,回填土较厚,达2m左右,主要土层可分为5层,各主要土层自上而下分布如下:素填土①,厚度0.4~5.7m,平均1.95m,层顶标高为14.64~22.07m;粉质粘土②-1,厚度0.6~8.0m,平均4.45m,层顶标高为13.61~19.60m;淤泥质粉质粘土③,厚度1.10~11.6m,平均5.67m,层顶标高为10.04~20.67m;残积土④,厚度0.4~4.4m,平均1.63m,层顶标高为3.25~17.37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⑤-1,层顶标高为2.85~15.07m,平均8.72m,起伏较大,局部未揭穿;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⑥,层顶标高1.76~12.93,平均5.68m,该层未揭穿,根据以上土层分析可知,本工程地层分布较为复杂,部分岩面标高程斜线,桩基可采用于采用预制管桩、人工挖孔桩钻孔灌注桩施工,桩基穿透粉质粘土不太困难,桩端进入持力层≥1m,也可以办到。 
  4 各种桩型的经济技术比较 
   根据工程经验,人工挖孔桩可靠性高,成本底,但本工程由于存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安全风险较高,不宜采用;工期要30~45天左右;桩完成需养护28天后才能进行开挖和检测; 
   采用钻孔灌注桩,技术成熟,可靠性没有人工挖桩和预应力管桩好,且造价比上述两种桩均高;工期需30~50天左右;桩完成后需要养护28天后才能进行开挖和检测; 
   采用预应力管桩,管桩可以工厂生产,技术成熟悉,且管桩已于过成的砼管桩(PC桩),发展成预应力高强砼管桩(PHC管桩),成桩可靠性高,工期25~30天内可完成;一般14天左右即可检测和开挖;不存在砼养护时间;施工速度快,整体比较,进度可提前30天。 
   预应管桩可采用锤击沉桩和静力压桩,锤击沉桩一般使用柴油锤,锤击沉桩由于容易桩头暴裂、产生噪音、存在振动受到限制;静力沉桩只要场地具条件,上述问题均可克服; 
  通过现场试桩,桩长控制在11~14m左右,压桩力控制在 200KN,以压力值为主控,从理论上讲均可满足设计要求,这样由于不存在接桩,省去焊接工序,加快了施工速度,简化了施工。 
  5 场地要求与处理 
   PHC管桩在沿海和长三角广泛采用,但需要特别重视场地条件,因压桩机重达300~600T,对场地一般要求达到100KN/M2,否则极易发生质量事故(如桩倾斜、挤断、桩偏位等),在南京河西地区和苏州多个工地曾出现上述问题,补救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但这点往往易被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忽视。 
  6 管桩的施工 
  6.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目前市场上所用的桩机有抱压式和顶压式两种,以抱压式为主,抱压式桩机最大吨位可达800T,通常在600T,根据上述工程特点,实际上只要配重300T即可,这样可减小场地处理的费用。 
  6.2 对于静压桩机的机械性能要求:①桩机总重量加配重要求达到设计要求,压机机总配重达到300T,具有质量技术部门出具的监督检验合格证和出厂合格证;②桩机机架应坚固、稳定,并有足够刚度,沉桩时不产生颤动位移;③夹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硬度,夹片内的园弧与桩径应严格匹配,夹具在工作时,夹片内侧与桩周应完整贴合,呈面接触状态,且应保证对称向心施力,严防点接触和不均匀受力;④压桩机行走要灵活,通常有步履式和履带式。最好采用步履式,目前采用液压步履式,以电动液压油泵为动力,明显提高工效,压桩机的底盘要能承受机械自重和配重的基本要求,底盘的面积要有足够大,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根据以上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情况,我们选用了YZY-600型静压桩机,考虑设计只要要求荷载较小,采用减小部分配重,只配足300T足以满足工程需要。 
   静压桩机施工基本原理:机身通过油缸支持安装在大小步履上的小车上,小车在大小步履轨道上由油缸控制运动,抱压桩时,借助自重及配重,以器缸液压互联动力系统方式通过夹头相交压力施加压桩力,管桩在自重及配重静压力作用下逐渐将桩压入地基土中,管桩在沉入土层过程中,桩尖把土挤向周围,从而产生桩侧摩阻力与桩端端阻力。 
  6.3 沉桩前准备工作。①打桩前协同建设单位认真做好障碍物的清除与管线的保护工作。施工场地应平整,,排水应畅通。②认真做好轴线或控制点的引测工作,现场必须设置两个以上的轴线控制点,用砼保护好,并引测到固定构筑物上。③开工前认真细致地向所有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和分析相应地质条件下应采取的措施。④开工前对进场的机械设备应作全面系统的检查工作,做好各部位的保养和润滑。 
  6.4 管桩的主要施工工艺与方法。①放样定桩位:采用全站仪测量放样,随压随放。压桩机就位时,应对准桩位,启动平台支腿油缸,校正平台处于水平状态,启动门架支持油缸,使门架作微倾15,以便吊管桩。②吊桩定位,调整垂直度:先拴好吊桩用的钢丝绳及索具,启动吊车吊桩,管桩在施工中起吊,可采用一点法(位置距桩头0.29L处),使桩尖垂直对准桩位中心,微微启动压桩油缸,当桩入土至50cm时,启动压桩油缸,进入压桩状态。③压桩:启动压桩油缸,把桩徐徐压下,控制施压进度,一般不超过2m/min,达到压桩力的要求以后,必须持荷稳定。若不能稳定,必须再持荷,一直到持荷稳定为止,持荷时间由设计人员与监理在现场试桩时确定。 
  7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完善的管理措施是质量控制技术落实的基本保证,是要有一整套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7.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程合同文件,有关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制定各分项工程的实施措施。 
  7.2 高强砼预应力管桩质量控制:运到现场的管桩应按规定要求进行严格检查,对于不合格产品或次品,坚决退回。 
  7.3 桩在运输过程中起吊、堆放必须保持平稳,无大振动,以保证桩身不受损伤。 
  7.4 桩位放样:要求设置相对固定的控制点,由专人进行测量放样。 
  7.5 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后必须用经纬仪在桩机两个方向相互垂直的地方,观测桩机,桩的中心线,设计的桩位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其偏差不应超过施工规范要求的允许偏差。 
  7.6 压桩:工程桩正式施工前应进行试压桩,以确定压桩标准,一般情况下应以桩长和压桩力双控进行施工;如桩顶标高在地面以下,需要送桩,送桩器下端应设置桩垫,要求厚度均匀,并与桩全面接触,送桩轴线必须与桩轴线一致。 
  7.7 截桩:露出地面或未能送至设计桩顶标高的桩,即必须截桩,截桩要求用截桩器,严禁用大锤横向敲击、冲撞。 
  8 质量检查与验收 
   质量检查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规范(GB50202-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GB13476―1999和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DGJ32/J28-2006)和设计图纸要求: 
  8.1 压桩前的技术检查:压桩机的压力表的校定证书、控制测量成果和桩位测量结果。 
  8.2 外观检查:管桩随车提供合格证和砼检测报告,检查管桩本身是否有裂缝,外形尺寸。 
  8.3 压桩过程检查:压力表压力值、桩垂直度、压入深度、桩顶标高。 
  8.4 桩承载力的检验:打桩结束以后,按桩基规范要求随机抽检1%且不少于3根桩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值。本工程A、B、C、D楼共抽检5根工程桩,检测结果如下表,结果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8.5 桩身质量检测:桩身质量采用小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共抽检545根管桩,其中南京宁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545根,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检测89根,检测结果表明,全部为一类桩,桩身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静载检测各桩的检测结果 
  8.6 桩偏位检测。开挖后对桩位逐一进行量测,绝大部分桩位偏差在20~85mm,个别桩位偏差超过设计允许,已报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已出图结结构进行了加固,其它均符合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8.7 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随建筑物施工进度分别进行跟踪监测,一年之后竣工验收前观测,根据南京南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观测成果,最大沉降量2.3mm,最大沉降差为1.5mm,在规范规定范围之内,沉降速度小于0.005mm/d,,满足高层和一级建筑沉降观测稳定标准(低于0.01mm/d),符合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和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32/J12-2005)要求。 
  9 结语 
   高强砼预应力管桩(PHC)经过二十多年应用,其生产工艺成熟、技术先进,同时由于目前压(打)桩装备技术进步明显,效率高,工期效益显著,成本比较优势明显,特别适合在软土和部分粘性土中使用,工期可大量宿短,单桩竖向承载力高等优点,值得在适用的范围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江苏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规程(DGJ32/J28-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7 桩基工程(第三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