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我国每个城市都在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新城区开发,老城区的开发都已经成为城市开发必不可少的工程。但是这些工程也会遇到各种各样,个性各色的难题,例如地基方面,因为原先的地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有上层建筑的要求,所以必须要选择一个便宜,时间短,安全措施可靠的方式来实现,对待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做好实验慎重选择,关系到人身安全。针对这个问题当地建筑方面技术人员提出大面积深坑回填回填的地基处理方法,费用和原先预算相比节约了50%,节省了奖金500万元,工期也缩短将近了一般,并且能完成当初预计的要求,并获得甲方认可,和优异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建成区;大面积深回填土;地基处理;小直径强夯 
  1工程概况 
  1.1工程实例 
  举例来说明这一问题。一个建筑厂房,长为将近400m,宽将近100m,建筑面积三万多平米厂房的跨度是当下现代厂房最为标准的,符合技术指标的的厂房经过各个部门的计算和研究,地基所能承受的压强值为符合标准的压强200Kpa,压缩模量也符合当下技术指标12.0Mpa。 
  1.2场地情况 
  这个建筑厂房位置位于我国的黄河冲积平原,由于人工已经实施了,形成了大约许多10m不到,不一样深的坑,该地段被某一公司拍下后,对该沙坑进行了一定的技术处理,人工回填,回填的时间约4至5年的时间,现在此地段的地势,已经没有以前的坑坑洼洼,深浅不一的地貌,已经地势平坦达到标准。地质勘查单位已经对此地段进行了现场,许多技术勘查例如,钻探记录、静力触探、标贯实验结合室内土工实验资料,将勘探的深度在一次加深到约50m,在把次图层按照形成原因,本身的性质,以及施工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分类,共分为大约十类,非别是填土、细沙、粉土、粉砂、粉质粘土等10个地质单元层,每个层厚度都不一样,大约是0.8m至16.8m不等,钻机的深度勘查到50m。 
  1.3勘察结论 
  拟建工业厂房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共255个,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埋深为2.0~3.7m之间,正好坐落在杂填土上。由于该层回填土土层较厚(1.20~8.90m),均匀性较差,建筑垃圾分布普遍,但不均匀,偶见生活垃圾,工程特性不稳定、较差。结论为:该层土不作处理,不能直接进行建设。 
  2方案选择及试验 
  2.1方案推荐 
  一般土地项目都有设计和勘察两个部门,这两个部门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要对这类地基进行一定的处理,于是这两个部门进行了一定的协商和实验,最终达成一致,决定运用强夯法和孔内深层强夯法来对此地基进行处理。但是此区域由于以前的建设原因,处于城市里的老城区,除了面其他三个方向都已经有不少建筑物,并且都于次地界相聚比较近,举例长度大约30M不到,由于强夯法的几个不理因素,振动大,噪音打,是周围的居民都无法得到正常的休息,影响人们的生活,办公,上学,并且对建筑物本身破坏也比较严重,所以没有使用,最后商量决定采用了孔内深层强夯法进行实施 
  2.2方案比选 
  为了采纳更多的意见,进行更多的比较,对项目本身进行更正确的实施,建设单位面向大众进行了方案的招标。与具有多年多种地基处理形成的多家地基处理单位进行了联系,对方案的内容,价格和工期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比较中发现进行地基处理一共有三个方案,第一个采用土桩和符合载体桩的地基处理方案买这个方案价格贵,时间长,人力成本也高,明显不符合建设单位预期的要求;强夯 
  方案价格低,时间段,本来应该是最佳的设计方案,但由于次地界本身处在城市建设区域,又是已经早已被淘汰的方案,最后进行了多方筛选决定采用DDC处理的方法能满足建设要求,此方案的报价和工期从外表看来比前两个方案都有优势,但甲方认为其造价仍然比较高时间也长,所以仍然在调查和研究。 
  若干实践以及调查分析表明,与DDC相比较,要实现成本的再次降低,除了强夯的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方法能够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将工期也相应的缩短,这种技术就是小直径的强夯。小直径的强夯,顾名思义就是夯锤的直径相对小,但是要比DDC的大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强夯使用的夯锤直径都大于2.5米。小直径的强夯使用的夯锤只有1.5米左右,在形状上,DDC夯锤是锥形的。 
  2.3小直径强夯特点 
  使用小直径强夯,这种小直径夯锤与地基的接触面要比普通的强夯小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样工作起来噪音和振动也相应的会弱很多;并且,加之其较小的接触面,同样的力就能够比强夯的深度要深,进入地基处理土的深度较深(以夯击能3000KN・m为例,在砂土中普通夯锤进入处理土的深度为1m左右,而小直径夯锤可达3m以上。)其作用深度也要强,因此可以将夯击能适量的减小,使振动和噪音也得到削弱。 
  不过这种方法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呢?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配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想过测试与实验,结果表明因为夯锤的接触面相对较小,因此振动以及噪音确实与接触面的大小成正比,对此,还提供专业机构检测的振动和噪音数据加以佐证,因此可以说这种方案确实在现场施工中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3方案优化与实施 
  根据试夯和试验检测情况,对全面铺开的施工方案又进行了优化。 
  3.1强夯方案 
  进行强夯的施工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第一遍进行点夯,做正三角形实行的点夯施工,夯点距离控制在3.5米左右,单点要保证十五次的夯击次数,在夯锤之后要进行填料填充处理,使用素土进行填充,;继而进行第二轮点夯,同样是第一轮的要求与标准,然后进行3到5次的巩固夯击,之后按停锤标准控制。之后进行填料全部的填充直达坑顶,在进行夯击保证最后两次的平均夯沉量限制在50mm之内时可以停止夯击;第三遍为500kN・m满夯,夯印搭接四分之一,每点3~5击,推平夯坑进行满夯。 
  3.2施工程序   测放夯点位置→强夯机组就位→打第一遍点夯(奇数排)→夯坑填料→继续夯击至停夯标准→推平夯坑测量第一遍夯沉量→第二遍点夯的夯点放线→第二遍点夯施工(偶数排)→夯坑填料→继续夯击至停夯标准→推平夯坑测量第二遍点夯场地下沉量→测放满夯基准线→满夯施工→推土机平整场地、测量场地下沉量。 
  4施工工序要点 
 
 1)第一遍进行点夯,夯坑的深度可以达到四米左右,最后两次的夯击夯沉量要控制在50mm之内,此时要适时停止,进行填充。 
  2)停止夯击的标准:用填料进行夯坑的填充,一直填充到夯坑顶部,然后在原有位置进行夯击,最后两次的夯沉量小于50mm时最好停止。 
  3)填充过程中,要对填料的含水进行严格的把控,要尽量的与标准的填料最优的含水量贴近。并且填料中必须避免存在生活废物与垃圾,但是允许存在较少量的建筑垃圾。 
  4)现场的控制桩要树立明显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查。 
  5)测放的夯点位置,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出夯位中心点,并用白灰粉撒出夯位轮廓线。必须严格按照夯点位置进行夯击,保证搭接符合要求。 
  6)落距确定后,锁定控制落距钢丝绳,保证夯击能量不小于3000kN・m。 
  7)如施工中发现锤偏离坑中心,应立即调整对中,夯击后如发现坑底歪斜较大,需及时用填料将坑底垫平后,方可继续夯击。 
  8)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并掌握好停锤标准。 
  5实施效果 
  5.1检测结果 
  在强夯施工环节结束之后,建设单位可以委托具有相对高等资质的检测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以及要对,对使用小强夯进行地基处理的情况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检测涵盖三个主要方面: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的承受能力、地基土的压缩模量和强夯后地基土的密实状态。 
  地基承载力采用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为主,静力触探、标准灌入试验为辅的试验方法,实测值砂土平均值:fak=359kPa;粉土:fak=272kPa;地基土的压缩模量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方法,实测值根据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经计算Es=19.5MPa;填土强夯后的密实状态采用静力触探、标准灌入试验方法,实测值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平均为25.4,参考《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判定强夯地基土为中密―密实状态。 
  5.2检测结论 
  1)对钢结构的厂房进行试验检测数据表明,使用小直径的强夯处理方式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处理完成后能够达到相对的密实状态; 
  2)钢结构厂房区经强夯处理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压缩模量不小于12.0MPa,均满足设计要求。 
  6结语 
  综上所述,对适合城市建成区深坑回填后的地基处理方式进行了分析、论证和对比,选择了一种造价较低、工期较短、振动和噪声较小的深坑回填地基处理方式――小直径强夯,地基处理后各项指标完全符合要求,且节省了大量资金。文章对小直径强夯的参数、方案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阐述,对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进行了报告和描述。 
  参考文献: 
  [1]JGJ7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2]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3]GB50007建筑地基处理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