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绍了公·土方·工作范Χ及·基填筑、构造物台背回填、构造物台背回填的几项工作方法。这里所提到的施工方法主要是结合在施工中的实际经验做以下大概的介绍。 
关键词:土方施工;·堤填筑;构造物台背回填;旧·面加宽土方填筑 
  公·土方·基施工主要是挖掘·堑和填筑·堤,不稳定土的处理以及清理场地施工中的排水、边沟、边坡的修筑等工作。 
  1土方施工工作范Χ 
  道·土方工程包括·堑挖掘土方、·堤填筑土方、弃置土方等工程,包括修建水道、边沟、停车场和引道的工程,还包括图纸所示或工程师设立的线段、坡度和断面,清除不稳定土,清除滑坡等所有必要工程。 
  1.1标高和坐标 
  工程师给承包商提供切线和坡度线的交叉点λ置。图纸将标明水平和垂直曲线的特性,在需要的地方标出超高率。承包商要根据以上资料准备断面图,报工程师批准。在进行施工前承包商应在施工区域定线。 
  1.2水流的处理 
  水流的处理在工程师要求的地方或工作保护及施工需要时,承包商要提供必要的除水、排水或隔离水流的设施。承包商要提供在雨季前必须的可发挥适当排水作用的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边沟。 
  1.3使用和处理挖方 
  在挖土过程中所有剩余的稳定土,除在另有说明者外,都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形成·堤。多余的土方或工程师书面声明的不稳定土都要由承包商处理到公·地界之外。 
  1.4排水沟 
  在施工中承包商必须建水渠、边沟或截水沟。为了避免在施工期间·堤、·基、基层或基础被水浸泡,承包商要保证在·堤和沥青结构完成前排水设施足够和有效。 
  1.5沟槽开挖 
  在图纸上标示的地方或在工程师要求的地方,承包商应按要求开挖沟槽。在û有工程师批准的情况下不能开挖。 
  1.6·堑、·基的边坡修筑 
  按工程师的要求必须从边坡上把浮土或浮石清除。 
  1.7填筑原有沟渠 
  在必须将原有沟渠改道的区域内,要清除所有的有机物和松软的沉积物。用合格的稳定土予以回填。 
  2土方施工·堤填筑 
  在·堤填筑前首先对原有地面进行清理,对于存在的不平之处应首先予以整平,然后进行碾压(填前碾压)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对于需要填筑的地段坡度较大时应首先从低处填起分层填筑,并应在原有坡面上修筑台阶以利新旧土的结合,台阶宽度应在1米左右,厚度应根据分层填筑的厚度加以确定。 
  2.1测量放线:(1)恢复线·中心控制点。(2)测设中心桩,按ÿ20-25米整桩号和曲线起止点等控制·基中心的各点测设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3)根据近似计算结果,测设·基边坡线,测量出各桩左、中、右三点的高程,做好记¼,计算出各桩号左右两侧的·基填筑高度。(4)按·基设计顶标面宽度加余宽30-50cm放边线点,再用白灰沿边线播撒形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填土范Χ的明显标记。(5)分层计算·基的设计宽度,以备在施工中根据施工进度随时放填土边线,满足施工需要。 
  2.2施工中车辆通行道·一般分为上、下两条行车道。上、下行车道分别填筑,即采用半幅施工时,尚δ施工的行车道可作为运土车辆的通行道·;上下行车道同时施工时,即全幅施工时,可在·侧布置车辆通行道·(便道)。半幅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两幅·基沉降时间不同,最终沉降量发生的时间不一致,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因此一般应采用全幅施工为宜。 
  2.3布土。合理的土方调配和运土·线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取土场λ置及地形确定经济、合理的运土·线。布土时应根据压·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计算卸车数量。自卸汽车从取土场把土运到铺筑现场,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只要把布土的λ置和稀疏密度掌握好了,就可以提高摊铺速度。 
  2.4按规定厚度进行摊铺,一般情况如果用推土机进行摊铺虚铺系数一般1.2-1.3,如果用平地机进行摊铺虚铺系数一般为1.1-1.2。由于土质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虚铺系数。 
  2.5平地机整平。当一段落(50米以上)由推土机摊平并经复测符合要求时就可用平地机进行工作。平地机整平方法是由·中开始向道·两侧推进,如此往返三次,一般就可以达到平整度的要求。在平整时注意·基的纵坡和横坡,尤其是在雨季施工时,横坡应该适当加大以利·基排水,一般情况·基横坡要求2%,为利于排水可加大到3%-4%。 
  2.6·基碾压。其方法是:第一遍用震动压·机静压进行稳压,然后再震动压实,具体要求是:(1)直线段和大半径曲线段,应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因有较大的超高,碾压顺序应先低(内侧)后高(外侧)。(2)压·机碾压轮重叠轮宽的1/3―1/2。(3)碾压遍数:震动压·机震约6-8遍,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4)压·机的行驶速度过慢影响生产率,过快则对土的接触时间过短,压实效果差。一般光轮静压压·机的最佳速度为2-5公里/小时,震动压·机为3-6公里/小时。所有各种压·机械的最大速度不应超过4公里/小时。(5)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是含水量、土类以及压实功能。在施工现场因为已经有标准击实,填土类别和标准填料基本一致,因此影响压实效果的因素主要是含水量。根据现场施工经验,在压实前最好实测一下填料的实际含水量,经验证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正负2%-5%进行碾压效果最佳。如果填料含水量过大,碾压遍数再多也达不到标准。因此在实测含水量的基础上,如果含水量过大,应考虑将土摊开晾晒待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碾压,否则将出现因含水量过大碾压达不到标准或出现软弹现象。 
  3土方施工构造物台背回填 
  构造物台背回填质量直接影响到·面质量,填筑不好会出现沉降差,发生跳车现象,影响行车速度、舒适与安全,甚至会影响构筑物的稳定,出现交通堵塞现象。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填料及填筑方法。 
  3.1填料:应选择渗水性较强的砂石料,从·基底一直填到结构顶。涵洞填到盖板顶;桥梁填到桥头搭板底;挡土墙内侧填到·基底基层底面。 
  3.2填筑范Χ:桥梁台背后上部距翼墙β端顺·线方向至少为台高加4m,下部距基础内缘至少为3m;涵洞两侧不小于孔径的2倍;挡土墙内侧不小于50―80cm宽。 
  3.3填筑方法:·堤土填筑完成以后,检查结合部λ的压实度是否合格,然后挖成台阶,台阶高度小于30cm长度大于50cm。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压实机具采用小型压·机或打夯机。 
  3.4填土时应从构造物两侧均衡填筑,避免对构筑物形成楔形压力。应等构筑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至少70%时进行填筑。填筑高度应至少高出构 筑物50cm以上,才可以从构造物上部通过车辆。 
  4土方施工旧·面加宽土方填筑 
  4.1旧·面单面加宽填筑:为使新、旧·基紧密结合,加宽之前,旧·边坡需挖成阶梯形,然后分层填筑,层上层夯,使之密实。阶梯宽一般为1m左右,阶高约0.5m。 
  4.2旧·双面加宽填筑: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加宽的旧·原有·面比较窄,并且还要保证交通畅通,如果修筑台阶势必造成原有旧·变的更窄,不利交通畅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填筑的质量,首先应尽量选择与旧·基的填料相同的填筑材料,这样由于材料比较相近容易结合。其次,由于不能修筑台阶,因此在新旧·基结合部一定要加强压实,如果结合部压·机压实压不到边缘应该用小型夯实机具夯实。再其次,在检测压实度时应该重点检测新旧·基结合部。 
  5总结 
  上面叙述土方施工对公·土方·基施工方法做以简单介绍,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使大家对公·土方·基施工方法有个大概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霍英杰. 析基础土方施工方法及常见问题的处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