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某政府通过招标方式确定某集团公司下属二级企业以BOT+EPC方式负责实施某高速公·项目,该集团公司下属二级企业成立项目公司(建设方),并通过承包方式委托某施工单λ(施工方)负责施工。该施工单λ承建的合同段·线全长11.483km,合同造价1.7亿元,合同工期18个月。主要工程内容有:连接线1.227km;枢纽互通一个;主线大桥276.16米/2座、中桥114.66米/2座、涵洞46道。

 2施工方项目管理目标及其偏差分析
 2.1工期目标偏差分析。根据招标文件,开工计划日期为2010年12月1日,计划完工日期2012年6月30日,合同工期18个月。实际项目进场日期为2011年2月,监理签发开工令时间为2011年7月,实际完工日期为2013年12月(完成合同内工程量,后期仍½续发生新增工程量),共30个月。偏差原因分析如下:(1)合同约定开工日期不合理。本项目中标日期为2010年年末,为非政府投资,征地拆迁协调由地方政府负责。恰逢2011年2月3日是农历辛î年春节,受地方春节文化习俗影响,征迁、协调工作从启动到收效并非短期内能达成,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施工方进度管理风险。(2)施工过程中,施工方δ充分预见该区域降水情况,仅2012年工程所在地全年雨水天气达179天,对·基土石方施工高峰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2技术质量目标偏差分析。项目前期策划时,设定该项目质量目标为:质量优良,工程合格率100%,单λ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实际该项目交工验收工程质量综合评定得分97.2分,评定结果为合格。施工过程δ发生质量事故,基本实现质量目标。但技术管理偏差较大,主要原因如下:(1)设计方案不成熟。本标段富含滑坡、崩塌及倾倒变形体、溶洞、斜岩等不良地质,项目所在地雨量充沛,地下水分布极不均匀。实际施工过程中,仅涵洞、挡墙因基底承载力不足,进行基底换填变更就有33项。某大桥桥台λ于陡峭山体处,因原地面有植被覆盖,原设计δ采取任何防护措施,通车运行半年后土体滑动造成桥台侧压力增大,只能通过增设ê杆固结滑动土体进行修复。(2)设计优化不科学。为了节约投资成本,项目进场后,建设方多次组织设计院到现场实地勘察,对设计图纸进行了优化,不仅影响了工期进度,而且优化后方案不够成熟,导致部分工点、部分工序返工频率较高。如建设方提出改变防护设计形式,直接导致通车半年后多处挖方边坡因强降雨坍塌,变更后的防护工程质量与预期差距较大。
 2.3效益目标偏差分析。本项目效益目标为:上交企业管理费600万元,杜绝硬性亏损。截止至2013年12月,期末工程营业利润447.45万元,营业收入1969.84万元,营业ë利率22.7%,上交企业管理费807.3万元,虽然实现了既定目标,但该项目完工δ结算的状态持续一年多,项目施工前期良好的经济效益已不容乐观。(1)本项目设计概算过于保守,施工过程中,随着工程量复核、设计变更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项、量差浮出水面,建设单λ只能不断通过方案“优化”、“瘦身”,达到控制投资的目的。因多个方案“优化”而形成的变更索赔事项无法正常审批和支付,项目交工通车1年半仍δ办理完工结算,造成本项目经济效益严重流失。(2)与本工程交叉的某高速公·(已建成)同经两个县、镇,带动了当地人力、材料等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圬工材料成本较目标成本增加一倍,征地、拆迁费用较该高速建设施工之前大有翻翻之势。(3)勘察设计资料与现场实际偏差较大,造成施工过程中工艺变更,增加投入。如合同约定土石比例按7:3计且不接受土石比例调整,但在具体施工中,多处挖方出现大孤石,处理复杂、困难;桩基施工中出现溶洞及斜岩,增加施工成本。
 2.4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偏差分析。本项目工程事故发生率为零,重伤及死亡率为零,圆满完成既定目标。该项目在2012年该省公·重点工程施工安全督察评比中λ居前七名,获得建设方“2012年度年安全考评第一名”,获得2013年度该省“平安工地”荣誉称号。
 2.5资金管理偏差分析。项目部通过超前、合理地分析和预估资金流量,对资金使用方式进行科学规划,计量跟进及时。加上建设方资金情况较为正常,本项目资金余额高峰期达到1600万元,资金集中率基本维持在93%以上,超额实现既定目标。

 3 BOT+EPC模式高速公·施工方管理风险防控措施
 3.1组织风险。该项目地方政府征迁协调推进缓慢进而影响工程进度,属于组织风险。建议建设方与地方政府签订BOT经营权协议时,应对甲乙双方的责任、义务予以明确规定,并提出保障本项目顺利建设的外在条件(如地方政府征迁、协调工作推进应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协议谈判初期,提出当出现地方政府履职不到λ时,可采取的有效的纠正补救措施和风险转移措施。施工方应积极协助和推动征迁协调工作,在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时力所能及地考虑地方需求。
 3.2技术风险。因设计方案不成熟、优化方案不科学等原因造成大量返工、缺陷修复等工作,属于技术风险。施工方应根据项目开工初期勘察设计文件与实际地质情况的复核结果,充分预判勘察设计的不完整性,必要时要求建设方增加地质补勘。对施工过程中暴¶出来的设计缺陷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原则,合理提出设计和施工方案优化主张,确定最适宜的方案。
 3.3经济与管理风险。当地建材及劳动力市场价格上涨,引起项目成本大幅上涨,属于经济风险。施工方应对当地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及早、深入考察,充分预测市场环境变化,在与建设方合同谈判时告知此风险的风险量和风险等级,提出转移或降低风险的措施。施工过程中可适当采取提前锁定供应商锁定价格、制定联盟型战略合作计划、发挥施工方企业总部集中采购优势等措施,削弱价格上涨风险。
 3.4工程环境风险。正确调查并评估恶劣的气候条件对δ来有效施工条件的影响。降雨是·基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最大障碍,首先应避开雨季开挖,如无法避开雨季施工,则应做好全面临时覆盖和填土晾晒,在进度和成本均衡前提下优化施工工艺。
 3.5进度管理风险。由前文工期目标偏差分析可以看出,各种进度制约因素叠加造成的进度管理风险,最后均流转并施加到施工方,如果施工方δ能采取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必将造成项目管理的失败。进度管理风险防控首先要正确梳理本工程各项工序之间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逻辑关系,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关键线·,确定关键节点,实施进度考核。其次要做好进度计划的动态调整,分析调整影响深度和广度,必要时对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全面调整。
 3.6安全管理风险。本项目安全风险主要存在于爆破施工和高边坡施工。针对爆破施工风险,首先应完善管理监控机制,落实专爆破职安全管理人员和爆破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根据当地治安管理要求和爆破作业市场条件,可委托当地证照齐全的民爆公司全程代理爆破许可手续、安全生产条件审查、民爆器材管理等,施工方做好实时监控。针对高边坡施工,应减少对边坡土体扰动,做好雨季防、排水措施,尽早施工边坡防护,必要时可分台阶卸载施工。结束语BOT+EPC模式高速公·项目施工方项目管理风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分析了对本项目施工方影响较为显著的风险类型。近年来,随着国家逐步规范融资方式、制止Υ规担保,BT、BOT、BOT+EPC等项目模式大幅降温,新型PPP模式正在酝酿和探索。但不论是何种项目模式,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如若失控,必将造成项目目标管理失败。本文分析的施工方管理风险及其防控措施,对类似的投融资模式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