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建筑在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外墙渗漏则是目前建筑工程的通病,也是房屋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之一。造成外墙渗漏的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建筑物从设计、施工到使用等各方面。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建筑楼面渗漏的原因以及解决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究,希望能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更好的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外墙;渗漏原因;措施 
  前 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主力军的建筑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人员责任等诸多问题,产生的建筑外墙渗漏问题或多或少的都普遍存在,令人十分担忧。虽然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建筑施工的技术和水平也有较大进步,但是仍是存在着建筑楼面渗漏的严重问题,这一严峻形势已经阻碍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参与当今时代的竞争呢过,所以说有必要对建筑楼面渗漏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1.建筑外墙渗漏的危害 
  建筑外墙渗漏将会不同程度的降低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因为砼中存在空隙裂缝,砌体的块材和砂浆中也存在空隙和裂缝,外墙渗漏后,水进入其中,如遇气温降至零度以下,则水结成冰,其体积膨胀约 90%,将直接挤压材料,致使材料表层剥蚀;同时内部剩余水被挤压,使材料内部也产生压应力,从而引发裂缝,或致使裂缝进一步扩展,这种现象称之为冻蚀。材料的孔隙率越大、裂缝越多、含水量越大及湿度越低,则冻蚀越严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冻蚀也越来越严重。冻蚀的结果导致材料的截面不断减小及裂缝不断增多增宽增长,材料的承载能力也不断下降。 
  砼保护层被破坏,还会导致钢筋锈蚀,则钢筋的截面会不断减小;另外钢筋锈蚀其体积膨胀约1-4倍,则会挤压砼,从而引发裂缝或裂缝进一步扩展,甚至崩脱砼保护层。因建筑渗漏所引起的墙体含水过多,会导致建筑物因水份过多引起的水解、加速氧化和部分霉变,因局部漏水导致建筑耐久性能降低,严重的外墙渗漏将会导致部分墙体脱落,造成安全隐患,所有这些都将会导致结构耐久性和建筑安全及无关人员的安全性降低。 
  2.建筑外墙渗漏产生的原因 
  2.1建筑设计因素导致的渗漏 
  很多建筑设计人员不重视按设计规范设计,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门窗、幕墙与墙体间的接缝等,这也是建筑设计中的通病,因为这些部位的设计工作量大,成绩不突出,相对繁琐,在这些方面设计时简而化之,随心所欲。 
  为美观而超越设计规范、不顾工程质量及后果,而将外墙饰面砖(小型)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设计中忽略了不同材料界面的连接特性。如外墙设计层层装饰线条,且线条顶部标高与梁顶标高相同,由于外墙面砖与砼梁的湿度膨胀系数相差很大,极易产生裂缝,从而使线条上部渗水。同样原因,女儿墙根部往往也较易开裂渗水。 
  建筑师在设计中重视结构设计、重视外观设计,对外墙防水不重视,外墙装门面设计没有防水概念及防水功能设定。 
  2.2建筑材料因素导致渗漏 
  块材质量差、翘曲、变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损,铝合金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部分工程所用材料与当地气候条件不复,导致气候条件变化产生膨胀系数不同、耐水性和耐气候性不同等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3建筑施工因素导致渗漏 
  建筑外墙施工质量,特别易渗漏部位施工质量差,偷工减料,是造成外墙渗漏从而引起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 
  框架结构外墙柱与砌体连接处不埋拉结筋或拉结设置数量少, 不够牢固,拉结筋间距数量、长度不符合要求,砌筑时,连接处水泥砂浆充实密度不足,由于湿度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导致连接处开裂是漏水的多发处。砌体找平层、抹灰层砂浆未按设计配制,抹灰密实度不够, 引起砂浆强度差,干缩开裂。 
  外墙面砖与打底砂浆粘结力不足形成空鼓,饰面砖构缝不严密,出现砂眼及裂缝。细部构造,如窗台坡度、鹰嘴、滴水槽等未处理好造成雨水渗透,门窗安装未进行细致的防水处理。 
  2.4细部构造不当引起的渗漏 
  外墙上有许多凸出外墙而的构件和设备,如挑檐、幽棚、阳台、窗套、落水管等。这些构件有的没做滴水线,或滴水线做得小标准,造成水沿外墙流淌;有的排水坡度小够,甚至反泛水;有的落水日堵塞,造成积水,当与外墙而交接处防水高度小够时,造成外墙渗漏;有的落水管密封小严,又靠墙女装,若有脱节或松动,导致幽水沿外墙流淌而出现渗漏。 
  3.建筑外墙渗漏的解决措施 
  3.1强化设计标准和设计规范 
  建筑渗漏问题的一半左右源于建筑设计,所以必须从源头控制先天性渗漏问题。强化建筑设计人员的规范化、标准化设计十分必要,特别是不被重视的建筑死角、结构衔接、工序衔接、建材性能不同的部位, 以及设计工作棘手的细小部位,不能允许设计人员偷工、含糊设计。必须要求设计人员在重点(容易渗漏)部位给出细致的规范设计和技术要求,并以设计实效和责任倒查约束和评定设计人员的工作质量。 
  3.2对无规范的新材料、新工艺或规范模糊采取案例分析法暂定自行规范 
  由于建筑材料的快速更新和变化,建筑工程的工艺与施工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加之传统的设计规范滞后,遇到新问题和无规范可寻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 如果设计单位能够形成设计与施工有机结合及问题反馈,同行问题及时分析的有效机制。设计上出现的新问题也不一定那么难解决。行业规范是问题的总结后升华到规范和标准的,如果设计单位十分重视自己的信誉和责任,就应该对现实中的问题及时加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设计对策,形成有针对性的规范和临时标准,并备案及工程中和工程后若干时间的问题反馈,这也是积累设计单位设计经验和设计信誉的有效办法。 
  3.3强化施工单位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关键部位专人负责 
  事实上,近一半建筑渗漏问题都源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责任感差。在建筑工程单位对员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中更多的是强调外观质量,灰抹上去,问题就全掩盖了,谁为渗漏负责是个模糊概念,找不到具体负责人。这其中,质量监督缺失、质量意识培训不到位都无法摆脱责任,所以,加强全员质量培训十分重要。另外,建筑的关键部位要安排有责任心的专人负责,渗漏问题会有较大改善。 
  3.4遮阳板、雨篷、阳台等水平构件应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方向正确,与墙而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防比返倒水或积水。遮阳板、幽篷、阳台挑板下做巧15mm高滴水线,板底饰而应使用有防水性能的涂料或饰面。 
  总 结: 
  综上所述,建筑外墙渗漏属于严重的质量通病,但以们设计及施工单位未给予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物越建越高,体形日趋复杂,外墙渗漏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因而有必要认真加以分析和角军决。本文已经从各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可能仍有不足之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施工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建筑楼面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游育君.建筑外墙防渗漏技术的施工措施与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第3期. 
  [2]王玉堂.建筑工程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0年(1). 
  [3]李瑞华,梁斌万.混凝土施工中非结构性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J]施工技术,2012(4). 
  [4]刘桂香;关于市一中教学楼和宿舍楼卫生间渗漏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