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工程师的家园
无法逾越的文化瑰宝-中国古代建筑巡礼
RSS 打印 复制链接 发布时间:2016-06-30 11:35:37

明紫禁城午门的南向

端门广场方形而封闭,气氛收敛,性格中庸平和,是一个过渡性空间,为另一个更大的高潮午门的到来预作酝酿。

午门广场呈纵长矩形。午门屹立于广场尽端,平面继承隋唐以来如大明宫宫阙含元殿的传统,作向南敞开的凹字形,在高大的城台正中立重檐大殿,从广场地面至殿顶高40米,是紫禁城的最高建筑。在左右凹字转角和前伸的尽端各建重檐方亭,其间用廊庑联结,轮廓错落,体量雄壮。广场两侧的朝房较低,午门下的两座值卫小屋也被有意压小尺度,更衬出午门的巍峨。午门左右前伸,扩大了景物的水平视角,也丰富了整体造型。凹字平面有很强的表现力,当人距午门越来越近时,三面围合的巨大建筑、单调的红色城墙逼面而来,封闭、压抑而紧张的感受也愈来愈强。人们沿着纵长广场很长的中道行进需要较长时间,使此种感受得以充分激化。总之,艺术家通过种种手法,造成非常威猛而震憾人心的气氛,以显示皇权的凛然不可侵犯。

明紫禁城午门的北向

第二节从进入午门以后开始,太和门广场气氛大为缓和,是从大明门起三个宫廷广场气氛层层加紧以后,转向全系列最大的高潮太和殿广场之间的过渡。广场上的建筑体量不大,有又一条金水河蜿蜒流过,上架五座石桥,也很增加了一些活泼气息。

太和殿广场呈正方形,四面廊庑围合,约40000平方米,是整个宫殿区乃至整个北京城的核心。大殿在广场北部,高踞于三层白石台上,正面通长达60米,面积2380平方米,从广场地面至殿脊高约37米,是中国现存最大殿堂。院南正中为太和门,左右有较小二门,再左右以角楼结束。左右廊上各有一座楼阁,是广场横轴。

午门

更多
  • 相关新闻
  • 热点推荐
  • 我来说两句 ()
用户名: 验证码: 验证码
  • 本月热门下载
  • 建筑热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