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ng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二、编制原则

三、便道布置概况:

四、技术要求:

1、便道平面尺寸:

2、结构形式:

3、安全质量要求:

4、便道基本技术参数:

五、便道的施工方案:

1、利用原有大堤路段:

2、跨塘填方段:

3、原太湖大堤拓宽段:

4、便道土方填筑质量控制措施:

六、过水便桥(具体方案另附):

七、涉水便道方案:

1、便道参数:

2、施工顺序

3、施工方法

八、便道的施工计划:

九、质量保证措施:

十、安全保证措施:

便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XXXXXXXXXX内,桩号K3+849.202~K14+973.844,长约11公里。路线北起XXXXX南侧,路线由北向南,基本沿现状大堤线位,至XXX南侧约1公里处转弯向西,经XXX港后,终点接XXXXXX路。本标段包含桥梁1座、箱涵8座。

二、编制原则

满足使用,节省投资,注重环保,满足防洪要求,路地发展兼顾。便道尽量减少红线以外征地,按照正式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和确保物流畅通。

三、便道布置概况:

老铁,咱混工地的,可不能少了这3个公众号!1~8月份合集来啦!本标段便道沿原太湖大堤走向,基本位于主体工程左侧(临太湖侧),起讫于K3+849.20,至K14+973.844结束,长约11公里,与主线走向基本一致,基本上在左侧红线内铺设。便道根据线形的走向,基本分为三种形式。即利用原有太湖大堤段,跨塘填方段和原太湖大堤拓宽段。

BK3+849.20~BK6+940(东大缺港闸南侧至民主圩取土坑出口处)以及BK7+620~ BK12+260(XXXXX与XXXXX交叉口至XX港闸)这段为利用原有太湖大堤段。便道设置在原有大堤上,经下挖至规定标高后,填筑结构层至便道顶标高。

K6+940~K7+620(XXX取土坑出口处至XX大道与XXX路交叉口)这段为跨塘填方段。此段由于道路线型的走向,不能利用原有大堤,设置在大堤外侧,需要跨域河塘。

BK12+260-BK14+973.844(XX港闸段至终点),这段为原太湖大堤拓宽段。此段施工便道拟直接利用原有太湖大堤砼路面(原大堤宽5m),道路中心线基本在大堤右侧,根据现场实测主车道边线距大堤1.2~4.8m不等,终点约120m大堤在主车道施工范围内(详见附图)。根据优先施工主车道,便道施工不能干扰主车道的原则以及现场大堤左侧障碍物较多的施工条件,如右侧宽度能够满足拓宽要求的在右侧拓宽,右侧不能满足宽度要求的在左侧拓宽,左、右侧都不能满足条件时,在合适的位置增设会车点。

四、技术要求:

1、便道平面尺寸:

原则上全线便道顶面宽7m,保证双向通车,局部因为道路线形走向达不到7m的地方,增设会车点以保障通行。

2、结构形式:

考虑到防洪要求,结合图纸给出的太湖历史最高水位为4.8m,在征求了设计意见之后,利用原有太湖大堤段和跨塘填方段便道顶高程定为5.5m。

a、利用原有大堤段:便道主体结构设置40cm的灰土,然后填筑30cm厚的道渣,最后铺5cm厚的石屑封面。便道两侧设置底宽50cm×高50cm的梯形排水土沟。

b、跨塘填方段:经清淤换填或者人造硬壳层后填筑结构层至便道顶标高。便道主体结构设置60cm的灰土,然后填筑30cm厚的道渣,最后铺5cm厚的石屑封面,设置单侧排水沟。

c、原太湖大堤拓宽段:拓宽段用60CM道渣与老路接平,表面漫流排水,如由于现场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拓宽条件的,增设会车点。

3、安全质量要求:

表面平整密实、无坑洼;设置必要的标识标志,进入施工现场的路边设置指示牌;在道路危险地段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区、办公区、生活区等拐弯处,设置拐弯指向标志,并设置防撞墩、防撞柱等防护措施,在临太湖一侧沿线设置反光柱等提示标志。

4、便道基本技术参数:

便道纵坡一般不大于8%~10%,特殊地段坡度不大于15%。根据各工地进出场最大设备的转弯条件,设置弯道,最小转弯半径≥20m。本便道灰土掺灰量按6%控制,填方边坡按1:1控制施工。

五、便道的施工方案:

1、利用原有大堤路段:

先清除便道内的树木及有机物残渣,向下开挖至结构层底,然后开挖水沟,并进行原地面碾压,特殊地段进行掺灰翻晒碾压,然后分层填筑40cm灰土,采用18T压路机分层反复碾压密实,然后填筑30cm道渣,最后用5cm石屑封面。结合附近水系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出水处。

2、跨塘填方段:

对一般河塘(淤泥厚度在2m之内),采取清淤换填的方法。按照一般施工程序,先用挖机清除淤泥,然后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分层填筑素土至结构层底,采用大吨位压路机分层反复碾压密实。然后进行便道结构层施工,分层填筑60cm灰土,再填筑30cm道渣,最后用5cm石屑封面。

经走访附近居民和现场探查,目前有100m左右河塘淤泥深度可达7-8m。对于这段便道,拟按照人造硬壳层的方法,排水沥干后直接在淤顶填筑1m厚的素土,形成工作面,然后按照铺设土工格栅+20cm灰土+土工格栅+40cm灰土的形式填筑至结构层底,人造硬壳层完成之后,进行结构层施工,分层填筑60cm灰土,再填筑30cm道渣,最后用5cm石屑封面。

便道在与沟渠相交时,在便道内横设φ0.5m~φ1.0m的管涵,以保证地方水系的畅通。

3、原太湖大堤拓宽段(详见附图):

1、K12+260~ K13+950段,在老路北侧(内侧)拓宽2M,将老路肩挖下60CM,直接铺60CM道渣,用挖机夯实,待沉降稳定后用挖机平整修补,与老路接平。

2、K13+950~K14+973段,根据线形走向,选择在一侧或者两侧拓宽,具体布置如下:

K13+950-K14+020 水泥路南侧(临太湖)加宽2m

K14+040-K14+225南侧有房屋暂时未征调,同时南侧高差大,利用原有砼路面,现有杨梅桥和西边无名桥做会车点。

K14+240-K14+440 水泥路两侧加宽1m

K14+460-K14+580水泥路南侧(临太湖)加宽2m

K14+600-K14+664水泥路两侧加宽1m

K14+682-K14+811水泥路北侧加宽2m

K14+832-K14+970道路中桩在主车道位置上,此段不做施工便道,在道路终点处交通封闭,禁止大型非施工车辆驶入,社会车辆从葑山寺路经杨梅桥绕行。

4、便道土方填筑质量控制措施:

便道土方填筑采用机械化施工,配置足够数量的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和检测仪器,形成挖装、运输、摊平、碾压、检测流水作业。为保证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效率,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三条线、一片网”的作业程序组织施工。

便道土方填筑按照正常道路路基施工工艺施工。素土段主要施工工艺为:场地清理——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和养护。

灰土段主要施工工艺为:场地清理——基底处理——备料摊铺——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摆放、摊铺石灰——洒水拌合————整形——机械碾压——检验鉴定——路基面整修和养护。

主要控制要点:

(1)填料: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含生活垃圾和有腐朽物的土及含有害物质的土,填料应选择合适的砂性土、粘性土。填料最大粒径为10厘米。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并过孔径10mm的筛。

(2)层厚:每层按压实层20cm填筑控制,每层路基填筑必须严格按照确定的松铺厚度计算天然密实土方量并加以控制。

(3)含水量:正常拌合时含水量应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施工中经常测量含水量,进行加水或者晾晒,整形后在现场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1%-2%的时候,进行碾压。

(4)拌合:石灰土应集中闷灰初拌,上路后及时采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拌和深度应达拌和层底部并侵入下层5~10mm,避免底部存在素土夹层。使用塑性指数较大的粘土时,应加强粉碎,粉碎后的土颗粒直径≤15mm。

(5)碾压:碾压原则为“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先静后振,轮迹重叠”,相邻轮迹须重叠三分之一轮宽。直线段,由边向中碾压,曲线段,由内向外碾压。不允许,压路机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加油加水,掉头行驶。施工严格控制压路机的行走路线、行驶速度、碾压遍数。

六、过水便桥(具体方案另附):

本项目部沿线跨越数条小河,为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及正常的通行要求,拟在斜港、直泾港、直港闸等地段修筑钢便桥,桥面高度不低于上年最高洪水水位。拟建便桥桥面宽度满足单车道行驶。便桥的修筑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满足河道过水的要求设计如下:老铁,咱混工地的,可不能少了这3个公众号!1~8月份合集来啦!

1、便桥设计荷载标准满足最大通过荷载。

2、便桥的搭设:两岸桥头位置用道渣或灰土填筑压实,与便道顺接,河岸一端平整搭桥操作平台,以便于钢桥的拼装和架设。

3、在便桥的两端行车方向设置明显的减速和限载标志,桥面设1.2m的栏杆扶手,栏杆颜色标准统一。

4、便桥设专人养护,定时清扫定时洒水。

七、涉水便道方案:

本标段老大堤上有7座防洪闸交通桥,老交通桥均需要拆除重建,此段施工便道需要再外围水域中通过。

经过技术人员现场查勘,全线老交通桥区域水深基本在1-2m,淤泥深度在1-1.5m。此段便道围堰段干塘围堰的方法,拟先在便道外侧新建一道围堰,抽水清淤后,然后填筑便道。

1、便道参数:

因为此段便道连接便桥,充当箱涵施工围堰,因此便道宽度、结构层等参数与正常路段便道不同,具体设计如下:

(1)设计水位:

施工期开始阶段仍处于主汛期,所以按十年一遇最高水位4.33m(镇江吴淞高程系、以下同)计算,常水位按汛期多年平均水位3.11m考虑。

(2)拟建标准:

施工便道顶宽8m,顶高5.5m,其中弯道处顶宽加宽至10m。下部素土填筑边坡1:1.5,上部结构层边坡1:1。

(3)拟建坝位:

具体位置应进行箱涵放样,在不影响箱涵的情况下,施工便道和围堰,以直泾港为例。

直泾港涵:上游围堰距新建涵上游翼墙20m,堰长95m,下游围堰距新建涵体123m,堰长20m。

(4)围堰冲刷防护:

施工期主导风向为西北,且外侧已有施工围堰,风浪冲刷不作考虑。雨水冲刷因施工期降雨偏少,影响较小,降视情况拟在边坡设置土工布防雨水冲刷。

(5)围堰结构

施工便道段路面结构层为40cm道砟+60cm6%灰土,两侧坡比按1:1设置,以下为素土回填,填筑边坡为1:1.5.

2、施工顺序

施工放样——外部围堰——抽水、清淤——素土填筑——灰土施工——道渣施工——顶面处理。

3、施工方法

(1)放样:

根据建筑物位置及作业预留空间,定出围堰和便道中心线,每10m放1点,然后放出堤角线、坡脚线。

(2)外部围堰:

外部围堰采用土围堰,河道围堰填土由一头进占挤淤施工,条件允许也可两头同时向河中心推进。填筑边坡设置在1:2.0~2.5。

(3)抽水、清淤

根据现场调查,全线老交通桥位置淤泥深度在1.0~1.5m之间。围堰完成后,采用大功率水泵抽水干塘施工。首先清除河道两边的杂树、腐蚀质、垃圾等杂物,然后清除淤泥杂物,确保施工便道质量。清淤后分层回填。

(4)素土填筑、灰土填筑

按上节施工方法施工。

(5)道渣施工

先摊铺主骨料、然后撒嵌缝料,将填石空隙以小石块或石屑填满铺平,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稳定。最后顶面用碎石或石屑封面。

八、便道的施工计划:

按照项目部的要求,施工队进场后尽快组织便道便桥的施工。

九、质量保证措施:

1、在施工队长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由专职工程师组成质量督查小组,负责质量监督工作,各施工队设兼职质检员。

2、施工现场安排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全程监控,由专职工程师每周组织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及时解决。

3、严禁违反施工程序和不执行施工方案的施工行为,不得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和设备。

4、各施工队和班组施工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专职质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并针对检查结果总结分析,及时整改。

5、便道设专人养护,保证全天候畅通。

十、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施工机械、车辆必须有专职司机并持证上岗,车辆须办理保险,车况良好。

2、作业工人进场后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专项施工安全教育,加强相互监督,时刻保持自我防范意识。

3、施工便道与既有道路联通、交叉、变向处等位置设置明显标志牌和信号警示灯,在急弯处设置指向标志,所有标牌均需贴反光膜,满足夜间视觉要求。

4、对于便道急弯、陡坡等地段应设置防护措施及相应的警示标志,在便道临太湖一侧,设置反光柱,局部落差特别大的地段,设置1.2m钢管桩栏杆维护,涂刷红白漆,贴反光膜,栏杆上设置警示灯。在涉水便道两端设置反光柱及限速、慢行标志。

5、在便道入口处设置警示牌,严禁非施工车辆、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便道。

6、配备专人定期巡逻检查、洒水,避免扬尘,经常对路面进行维护和修整,保证路面平坦,有坑洼及时修复。

7、雨季加强对便道巡逻和检查,切实做好排水工作,如果发现险情,及时安排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