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稳定监测保证精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1)采用进口高精度日本索佳B20型水准仪观测,并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增加配测微器、铟钢尺进行观测读数,以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2)为减少误差,提高观测精度,每次观测应做到四个固定,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转点及测站,固定测尺。尽量做到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观测。
  (3)对于监测所需埋设的器材如测斜管、孔隙水压力测头、电缆连线等,均选购性能稳定、质量优良、精密度高的器材,以满足长期监测对使用年限的要求。
  (4)每次观测前对水准仪、频率计等仪器进行检测,不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不使用,以减少仪器造成的误差。
  (5)表面沉降标及水准基点埋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上覆浮土应人工压实,连续2~3次观测,将数据对比分析,直至判断可作为观测初值为止,才开始正式观测。
  (6)使用高精度水准仪,采用两次观测,两次读数之差大于1mm时必须重新观测,直到观测数据符合精度要求。
  (7)孔隙水压力和测斜管埋设钻孔要用粘土密封,并回填密实到孔口,待埋设时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及被扰动的土体稳定后,才可测读初始数据。
  (8)孔隙水压力电缆线须引到固定位置用塑料管进行密封,防止电缆老化引起观测误差。
  (9)测量时将测头对准测斜管导槽,轻轻放至测斜管底部,静置几分钟,待读数稳定后开始测读(每提升0.5m测读一次),再将测头旋转180°按上述方法进行测量(两次测读的位置应相同),将同一深度处两次读数相减以消除测斜仪本身的系统误差。
  (10)加载整个过程,孔压监测均应连续进行,以便能测出孔压变化的最大值。
  (11)保持原始数据完整,当天测量数据当天整理,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减少测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