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制混凝土所用骨料时,常采用筛分法。将石子分成几种粒径,并按一定比例配合起来使用。每一粒径级的骨料,由于筛分方法、筛网孔径等原因含有超径和逊径。超逊径的存在对骨料施工用量的计算及工程质量的影响较大。

骨料施工用量的常规计算方法的特点

针对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多个径级(至少分粗细两个粒级)的骨料,以理论配比用量为基础,分别对每一粒径级骨料计算其纯超径或逊径含量G;然后直接把纯超径或逊径含量作为这一粒径级骨料的调整量,即把G这个量的概念含义直接给以转换。实际上,如果以G作为调整量其本身仍然含有超径量或逊径量,所以这个计算骨料施工用量的过程存在计算误差,G越大,计算误差越大。

在对多个粒径级骨料进行多次调整量计算之后,则产生多次的累积误差。如果各粒径级的超径含量和逊径含量较大,那么各料径级骨料的施工用量就更难以计算准确,给质量控制带来难度。为了拌制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不在搅拌机旁频频变动加水量,或调整粗骨料和骨料用量。虽然施工规范对超逊径含量予以限制,常常仍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实际拌制出的混凝土的性能与理论配比设计的性能不相符合。

准确计算骨料的施工用量

1)准确测定各粒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这是准确计算施工用量的基础。

2)假定各粒级骨料的施工用量即最终的施工配比用量,并以此为基数,计算各施工用量的超径含量和逊径含量。根据理论配比中各粒径骨料的已知理论用量列多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出每一粒级骨料的最终施工配比用量,这样就可以避免技术选择不当形成的计算误差和分别计算超逊径含量而单独求施工用量带来的误差。

另外,如果是3个粒级以上的骨料,首先不但实测每一粒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且把超逊径量也按粒径级分别详细测定,这样仍可以以骨料的最终施工配比用量为基数准确列出多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施工配比用量,就能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准确地确定施工用量

为控制施工质量带来了方便,另外有时如果骨料的超逊径含量适度超出确定的标准,超逊粒径骨料在骨料中均匀分布,不产生离析,仍能够配制出满意的混凝土。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保持一个稳定的骨料级配更重要。

施工用量的调整

在上述计算完成之后,仍采用常规计算方法,做因含水率等其它因素引起的骨料和水的施工用量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