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构件的生产要点有哪些?

 本工程网架制作的零部件主要有螺栓球、杆件、套筒、封板、锥头、支座、支托。
    5.2.1螺栓球的生产
    5.2.1.1螺栓球的生产流程:45#圆钢经模锻→工艺孔加工→编号→腹杆及弦杆螺孔加工→涂装→包装。
    5.2.1.2圆钢下料采用锯床下料,坯料相对高度H/D为2~2.5,禁用气割。
    5.2.1.3锻造球坯采用胎模锻,锻造温度在1200℃~1150℃下保温,使温度均匀,终段温度不低于850℃,锻造设备采用空气锤或压力机。锻造后,在空气中自然正火处理。
    5.2.1.4螺纹孔及平面加工应按下述工艺过程进行:劈平面→钻螺纹底孔→孔口倒角→丝锥攻螺纹。
    5.2.1.5螺纹孔加工在车床上配以专用工装,螺纹孔与平面一次装夹加工。
5.2.1.6在工艺孔平面上打印球号、加工工号。
5.2.1.7螺栓球的主要检测控制有:a.过烧、裂纹:用放大镜和磁粉控伤检验。b.螺栓质量:应达到6H级,采用标准螺纹规检验。c.螺纹强度及螺栓球强度:采用高强螺栓配合用拉力试验机检验,按600只为一批,每批取3只。d.允许偏差项目的检查。检验标准如下:
5.2.2杆件生产
5.2.2.1杆件由钢管、封板或锥头、高强螺栓组成,其主要工艺过程有:钢管下料坡口并编号→钢管与封板或锥头,高强螺栓配套并点焊→全自动或半自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抛丸除锈(Sa2.5级)→涂装→包装。
    5.2.2.2钢管下料、倒坡口采用管子切割机床一次完成。
    5.2.2.3杆件组装点焊:按翻样图规定取配对的钢管、锥头或封板以及高强螺栓采用胎具上装点焊。
    5.2.2.4杆件连接焊接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或手工电弧焊。
    5.2.2.5杆件与锥头或封板焊接的焊条采用E4303,焊丝采用H08Mn2siA。
5.2.2.6杆件施焊应按GB50205-9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JGJ81-91《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规定执行。
5.2.2.7杆件的主要检验控制有:
a. 杆件的坡口及坡口后杆件的长度,要求达到±1mm。
b. 编号及焊缝质量,焊缝质量采用超声波探伤,抽查30%。
c. 焊缝的强度破坏性试验,采用拉力试验机,抽样数量为300根为一批,每批抽查3根。
d. 涂装质量:涂装环境温度为大于5℃,湿度为小于80%,采用温湿度计控制并测厚仪检查,厚度为每遍25μm±5。
e. 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长度:允许偏差±1mm。
轴线不平直度:允许偏差L/1000,且不大于5mm。
杆件左端面与轴线垂直度:允许偏差为端头面半径的0.5%。
g.杆件钢管架捆装装运,以利搬运、堆放,保管。
    5.2.3封板、锥头、套筒的生产
    5.2.3.1封板的生产
    5.2.3.1.1封板的加工按下述工艺过程进行:圆钢下料→机械加工。
    5.2.3.2.2封板下料采用锯床下料。
    5.2.3.3.3按封板标准图在车床上加工。
    5.2.3.2锥头的生产
    5.2.3.2.1锥头的加工工艺过程:圆钢下料→胎模锻造毛坯→正火处理→机械加工。
    5.2.3.2.2圆钢下料采用锯床下料
    5.2.3.2.3锥头锻造毛坯采用压力机胎模锻造,锻造温度在1200℃~1150℃下保温,终锻温度不低于850℃,锻造后在空气中自然正火处理。
    5.2.3.2.4按锥头标准图在车床上加工。
    5.2.3.3套筒的生产
    5.2.3.3.1套筒制作按下述工艺过程进行,圆料→胎模锻造毛坯→正火处理→机械加工→防腐首处理(除锈)
    5.2.3.3.2圆钢下料采用锯床下料。
    5.2.3.3.3来用压力机胎模锻造毛坯,锻造温度在1200℃~1150℃时保温,使温度度均匀,终段温度不低于850℃,锻造后在空气中自然正火处理。
    5.2.3.3.4按套筒标准图要求车加工。
    5.2.3.3.5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除锈处理。
5.2.3.4封板、锥头、套筒的主要检验控制内容有:
a. 过烧、裂纹、氧化皮等外观缺陷,用放大镜等采用10%数量抽查。
b. 套筒按5‰压力承载试验,封板或锥头与杆件配合进行强度(拉
力)试验。
c. 允许偏差项目的检验

 

5.2.4支座的生产
    5.2.4.1支座加工按下述工艺过程进行:支座的肋板和底板下料→支座底板钻孔→支座肋板与底板,肋板与肋板,肋板与球的组装焊接→防腐前处理(除锈)→防腐处理(涂装)。
    5.2.4.2支座的肋板和底板的下料采用气割下料。
    5.2.4.3支座底板采用摇臂钻床加工。
    5.2.4.4肋板与底板、肋板与肋板的焊接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或手工电弧焊焊接,焊接材料为焊丝:H08Mn2SiA,焊条E4303。肋板与螺栓球的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选用E5016电焊条焊接,焊接前预热处理,然后分层焊接,要求焊缝保温缓冷。
    5.2.4.5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前处理和防腐处理。
    5.2.5支托
    5.2.5.1支托加工按下述工艺过程进行,支托管及支托板下料,→焊接。
    5.2.5.2支托管下料采用管子切割机下料。
    5.2.5.3支托管与支托板的连接采用E4303手工电弧焊接。
    5.2.5.4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防腐前处理和防腐处理
    5.2.6支座的生产
    支座、支托都是在球加完毕的基础进行制作加工,其主要过程 是:钢板切割→钢板间底座或托架焊接→与球焊接→表面处理→包装,其检验的主要内容有:
    a.钢板间的焊接:均为角焊缝,应达到3级以上焊缝质量,焊缝高度应满足设计及规定要求。
    b.与球的焊接:采用E50系列焊条,焊接质量应达到了3级以上高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c.底座支托板的平整度应不大于3mm。
    d.螺栓球弦杆孔(或腹杆孔)与底座底板或托板的角度位置误差应不大于±20'。
    e.螺栓球中心与支座底板中心偏移应不大于±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