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时间,民宿在百度检索量几何倍数上升,足以看出当下民众群体对于民宿的追捧。除了客房率高以外,民宿市场关注度也是所有住宿类型中最高的。因此在民宿热的大环境下,想开民宿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但是绝大部分民宿主人都不是因为投资回报快、物质财富等原因才去进行民宿的筹备,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爱好与情感的抒发。

发展到现在,很多民宿主发现民宿不好做,旧根本达不到预想的火爆场面。他们抱着快速牟利的心态,拿着卷尺到各地的网红民宿走一圈,拍摄大量的照片,然后把城市流行的设计元素拼凑堆积,直接交给施工队去建设,匆匆开业。

这种投机的做法不符合民宿的基因。民宿是一个“不急不慢”的行业,尤其是设计阶段,要打造得仅仅是漂亮的房子,还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接下来我从设计的方面讲一讲如何做好民宿。

1、民宿规划设计怎么切入

首先是选址,虽说民宿大多在山里,海边这些偏远的地方,但要想经营好,一开始最重要的是做好区域定位。

民宿在选址时,找的就是一种先天的驱动条件。当你有一栋老宅,紧邻大城市,就能够抓住市场这一重要的条件。若是老宅的附近有自然资源如山谷河流,尚未开发的风景名胜,或者是具有人文情怀的部落村庄。那么,把老宅稍加修整,便能吸引大城市的人驱车前来。

与民宿相辅相成的周边环境,其吸引力是不可估量的。即便交通条件没那么理想,离市场群体较远,但凭借场地本身的吸引力,同样能建造优秀的具有无敌吸引力的民宿。

其实,这类优秀的资源,在中国多如牛毛,因此这就更加考验投资者的眼光。而对于原居民,最常见的手法是直接从村民手里租,同时为他们找到更好的安置场所。因为对于村民而言,现代化的通水通电的住宅反而更有吸引力。

另外一种皆大欢喜的方法,便是返聘那些原居民,让他们来民宿做管家或是厨师。对原居民而言,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并让劳动力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三产业。

对于民宿投资方而言,让原有的人们能够留在这里,尽可能保留原来风味,也是一件极好的事。只是,原居民对于服务业的陌生和不了解,对于民宿服务的运营过程也会带来一定困难。

1.1先有民,后有宿

想打造出民宿的特色,合理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设计师的能力足以支持你的项目,拥有足够的经验和创造力。其次,你需要与设计师达成相同的设计理念。很多民宿主认为既然请了设计师来为自己服务,就可以甩手不管了,这样的心态是不可取的。

民宿不是标准化的设计产品,除了设计师能保证的设计创意和实用性上,还蕴含着大量民宿主的个人追求和喜好,这对于民宿未来的品牌和运营推广至关重要。

1.2利用好文化的力量

因地制宜,把民宿当地的特色文化当做自己的卖点,很多民宿主都想到了这一点。但很多民宿主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文化信息和元素不能拿来就用,这也是很多古镇民宿的生意惨淡的原因。

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各地的传统文化有的没落被遗忘,有的被吹捧上天,导致很多民宿要么陷入自嗨的境地,要么就是扎堆开业,从里到外同质化严重。一家成功的民宿,它所依附的文化元素,一定得是在当地文化体系中具有“文化共性”的部分,可以历久弥新,同时也不能被粗暴包装,流于表面。

1.3运营介入设计,越早越好

让运营团队介入设计过程,虽然会拖慢设计过程,但是会大大减少后期运营的操作难度,也会减少未来设计返工的情况。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一些看似好看的设计会降低运营工作的效率,比如保洁是否好做,仓储是否合理,活动空间是否充分利用等等,都可以在保留美观的同时,提升建筑的实用性。

1.4两个明确

在民宿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明确客户定位和明确民宿建造类型,是一切设计工作的前提。

明确客户定位:

不同年龄、性别、消费能力的人群对于民宿产品的要求不尽相同,在当下讲解主题体验的趋势下,设计风格应该尽量避免严格克制的老中式、老商务风格,以及其他没有鲜明特点的设计风格。一般来说,民宿的主要用户画像是80、90后,收入相对较高,追求生活品质和服务的新中产阶层,你可以依照此结合当地的文化元素,进行民宿的设计。

明确民宿建造类型:

民宿的建造来源有很多,可以分为老房改造民宿、艺术设计民宿、农家体验民宿、别墅风格民宿。

除了文化元素的利用,多使用当地特色的建筑材料和装饰品,既可以打造特色,还可以省下很多造价。总的来说,规划设计这一步,就需要对你的品牌定位、目标客户、建造类型、风格、后期运营模式,进行更清晰的定位和决策。

2、说说民宿的一些设计要点

策划及建造:在动手对老宅进行改造设计之前,一定要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策划。客人为什么要来这里?这里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住宿,客人来这里还能做什么?这些情况都要进行了解。若一个民宿除了住宿再无其他配套服务,则是非常不靠谱的。

设计方面,目前民宿设计大多良莠不齐,或者火候不够,或是用力过猛。民宿要区别于普通的酒店宾馆,设计方面也应当足够重视。可多选择国内有个性的独立设计事务所,而不是迷信大公司的设计。好的设计需要慢慢沉淀,需要多次实地考察结合周边环境与初定的主题文化。

总之,设计一个民宿,不是简单的设计一栋房子,而是设计一种生活形态。而生活是一点一滴体验出来的。换位思考,人们不远千里来到这个山沟沟里,是想要怎样一种状态,是想体验怎样一种生活?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2.1让设计自然生长在民宿里

有人曾说:“村落的建筑和格局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从真实生活中产出来的东西,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不是设计出来的。”因此,如何让精心设计的部分,合理的融入到每一处细节当中,不会让体验者感觉这是特意的讨好与卖弄,这就十分考验设计者的功力与民宿主的用心程度了。

比如,民宿圈内熟知的“大乐之野”民宿品牌,他们在碧邬店的打造时,把设计风格类似的6栋别墅和1栋餐厅因地制宜的分散在村子里,看似随意,但每个楼的景观特色、朝向、大小、院落的关系,都可以十分自然的对景,甚至每个楼的不同房间在不同季节,顾客的体验都是截然不同的。

2.2从客人的角度来模拟场景,改进设计

明确一个观念,民宿的设计是为了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前提下,服务客人的生活,带给客人最好的体验。因此,一味追求高大上、设计感的设计都是不理智的,设计必须换位思考,从客人的真实场景当中找问题,改进设计。

举个例子,很多藏式风格的民宿会使用大量的彩绘和雕刻,整间屋子、走廊都极尽奢华,但追求“内心平静”的客人来此却会感到一种无形的疏离感,仿佛来到了一处精心为自己准备的“藏式会所”,丧失了亲和度。

同样是藏式风格的“松赞林卡系列民宿”在装饰上很克制,只在窗户、屋檐等实用性强的地方“浓墨重彩”,其他地方慎用装饰,节省了大量的成本,也多了更多生活的气息。

设计的过程尤其要考虑这些细节,甚至庭院里的围栏,也尽量不要打成直线,感觉美观就可以。容忍些许“不完美的设计”和“瑕疵”,民宿才能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2.3不要吝啬,多留一些“无用”空间给客人

为什么说看起来无用的公共空间要多一些?

其实很好理解,民宿的顾客普遍来自都市,高压、稠密的生活环境太久了,他们需要一个足够开阔,足够放松的空间来让自己休息,甚至有的客人乘飞机来民宿,就是为了在大山里睡一晚。

“剥夺”客人期待的大院子、壁炉客厅,被迫蜗居在15平的狭小客房里,看似提高了民宿的经济效益,能多做几间客房出来,但损失的却是民宿的核心竞争力,是舍本逐末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