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配线工程敷设要求是什么?

答:(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

(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

(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其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

②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⑥水平敷设管路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拉线盒),且接线盒的安装位置应便于穿线(不含管子入盒处的90°曲弯或鸭脖弯)。如不增设接线盒,也可以增大管径。

a.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b.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

c.管子长度每超过15m,有2个弯曲;

d.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

⑦垂直敷设的管路如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接线盒:

a.导线截面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

b.导线截面70~95mm2,长度每超过20m;

c.导线截面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