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要承受自然界或人为施加的各种荷载或作用,建筑结构就是这些荷载或作用的支承者,它要确保建筑物在这些作用力的施加下不破坏、不倒塌,并且持久地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不一致,承受的压力和用途也不一样。如框架结构,多用于10层以下建筑,而大跨度空间结构,多用于体育馆、游泳馆。在日常中,我们一般按照建筑所用材料和承重体系,把建筑结构划分为两大类。

1.按照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

1)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是以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如砖、石和混凝土砌块)及砂浆经砌筑而成的结构,大量用于居住建筑和多层民用房屋(如办公楼、教学楼、商店、旅馆等)中,并以砖砌体的应用最为广泛。

3)钢结构

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制作的结构,主要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屋盖(如体育馆、剧院等)、吊车吨位很大或跨度很大的工业厂房骨架和吊车梁,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骨架等。

4)木结构

木结构是以木材为主制作的结构,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我国木材相当缺乏,仅在山区、林区和农村有一定的采用,具体应用于单层结构。

2.按结构承重体系的不同,分为墙承重结构、排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

1)墙承重结构

用墙体来承受由屋顶、楼板传来的荷载的建筑,称为墙承重受力建筑。如砖混结构的住宅、办公楼、宿舍等,适用于多层建筑。

2)排架结构

采用柱和屋架构成的排架作为其承重骨架,外墙起围护作用,单层厂房是其典型。

3)框架结构

以柱、梁、板组成的空间结构体系作为骨架的建筑。常见的框架结构多为钢筋混凝土建造,多用于10层以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