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采用现代化项目管理手段。在工程总承包中,推广项目管理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促进管理手段现代化。同时,在项目管理的实践中,不断自行开发适合本企业需要的管理软件。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通过了2000版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了HSE管理体系(ISO/CD1469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和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1996)三项认证。

建立与国际型工程公司相适应的项目管理体系,体现了工程总承包优势。按照国际通行模式进行机构重组,先后组建了项目建设部、采购部、工程管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大型综合性EPC项目进行管理。

设计施工一体化,从根本上解决了设计、施工相矛盾、相脱节的问题;解决了相互扯皮的问题,更有利于对工程进度的总体控制。极大地压缩了工程投资。减少了多环节带来的费用支出;促进了设计部门自觉主动进行优化设计;避免了对设计意图不理解所造成的采购错误;杜绝与设计不符所造成的返工增量;一次投产,为企业减少了信贷费用支出。

加强融资能力,争取获得银行的授信额度。如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已获得民生、光大、建行3家银行5亿元的授信额度。

加强项目开发,拓宽总承包业务。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从电力工程建设中的桩基基础工程和专业性较强的单项工程承包入手,从煤炭、钢铁、地方、民企等行业外投资的发电项目突破,开拓国内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业务。从中小项目和周边国家入手,开拓发展国外总承包业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阿联酋、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等地区开展业务,通过与当地承包商联合投标、合作承包中小项目入手,逐步尝试独立参与投标,独立承包项目。

根据业主不同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工程总承包和服务。主要形式有: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管理总承包;工程设计+采购+施工+开车即EPC总承包;工程设计+主要设备采购+开车总承包;工程设计+主要设备采购承包。实行EPC总承包时,设备安装及土建施工分包给专业的施工企业。民营项目的业主尤其欢迎工程总承包,为了减少投资,会提出各种要求。只有实行工程总承包,才能从技术入手,千方百计优化设计方案,做到投资省见效快。近几年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纺织院承担的42个聚酯项目中,39个为民营投资项目。

存在问题

政策不配套。在工程总承包工作中,国家缺少开展工程总承包的配套政策。《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指出:甲级设计单位具有工程总承包资格,不再颁发总承包资质证书,对工程总承包资质管理放开,可是在工程招投标中,没有对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的规定,全部是对设计、施工、监理等分别进行招投标,对国外项目而言一般是选定总承包商,不是单独选设计单位,国内的这种规定限制了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推行。

国内总承包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和习惯势力都制约着总承包的推行,如业主大多自己为总承包方,大多是将工程按勘察、设计、施工等分块发包,影响着工程公司的培育和成熟过程。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认识不统一,有些主管部门对建设部的总承包政策理解不够,不承认设计企业的工程总承包资质,总承包项目在当地注册遇到很大障碍。国际市场竞争力薄弱,缺乏复合型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人才。尤其是掌握现代项目管理知识的、适应海外项目要求的项目经理、商务管理、工程造价、合同及法律管理、融资人员还比较缺乏,影响了海外项目执行的效率与效益,也制约了海外业务的发展。项目融资能力和出具保函的能力相对较差,技术和管理上还存在差距。

总承包项目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我国开展工程总承包时间短,管理模式都在探索之中,各地方、各企业的认识都存在差距。

国内的造价管理体系与国外不接轨。目前的综合定额管理体系,不适用国外项目常用的量、价分离造价模式。绝大部分总承包企业的价格数据库不完善,总承包管理风险较大。

建议

政府加强对工程总承包工作的引导和推动,统一认识。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定工程总承包的地位。如在《建筑法》修订中,应明确工程总承包这种项目建设模式,规范工程总承包方的行为。进一步落实《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精神,推动国内总承包市场的不断完善,为走出去创造条件,积累经验,积极扶持一批大型工程总承包企业,给予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鼓励有条件的设计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逐步的机构重组,调整公司的组织结构,使其适应于承担总承包任务。

采取培训、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培养总承包人才。

在合同管理和风险管理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在总承包中必须落实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采购合同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