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其的防治十分重要,我们为您总结了常见裂缝形式及预防措施,一起来看吧。

塑性裂缝

塑性收缩裂缝多在干热或大风天气,混凝土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本身温度长时间类似过高,而气候很干燥的情况下出现在新浇筑且暴露于空气中在结构件表面,呈不规则状且多中间宽,两端细而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与干燥的泥浆面类似。

  主要预防措施

  1、配制混凝土前,应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洁净的河沙,减小空隙率和砂率,振捣密实。浇筑完成后,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裸露表面,做好养护工作。

  2、若裂缝出现,如果混凝土仍保持塑性,可采取及时压抹一遍或重新振捣的办法来消除,再加强覆盖养护。如果混凝土硬化,可向裂缝内装入干水泥粉,或在表面抹薄层水泥砂浆进行处理。

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是导致其出现的主要原因。裂缝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纵横交错,没有规律。 

主要预防措施

配置混凝土时应注意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可掺加合适的减水剂;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可在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合适的收缩缝;做好混凝土早期养护工作,可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对钢筋锈蚀,碳化,抗冻融等方面有影响。温度裂缝通常宽度大小不一,受温度变化影响较为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高温膨胀引起的一般中间粗两端细,而冷缩裂缝的粗细变化不太明显,走向通常无规律。 

主要预防措施

  配置混凝土时合理选取原材料和配合比,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料,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分层浇筑振捣密实或掺加抗裂防渗剂,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预留温度收缩缝;水泥应降低早期水化速率及水化热,具体为降低C3A,碱含量,控制水泥细度及颗粒级配,合理掺加混合材,降低出厂水泥温度,控制水泥稳定性,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喷水养护裸露的表面,高温时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沉降裂缝

 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方向发展,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主要预防措施

  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在上部结构施工前应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在冻土上搭设模板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确保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支撑牢固; 应做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被地基被水浸泡的措施,不得过早拆除模板并注意拆模的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