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仅仅是看法。

目前来说中国国内的大部分施工完全没有前瞻性而言,基本上就是施工到哪里发现有问题再去解决,为什么这样?主要三方面的原因:
1.目前为止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总包各路人马经验极其丰富,实在解决不了找设计,设计解决不了就变更设计,没有哪个项目因为技术问题而成为烂尾工程。

2.总包干到哪说到哪里,出现意外就找甲方要变更,多出的钱和工期完全不用自己负责,如果做前期的详细的统筹,那些人力物力需要自掏腰包。

3.各路总包竞争非常激烈,利润点低,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找活去干了,有活干大家才能吃饭,才能循环起来,至于把活接过来怎么干,爱怎么干怎么干,国企钱都是国家的,没人问,私企钱都是老板的,同样没人管。中建系统各局的分公司找不到活也得倒闭,同样接到活,也不赚钱,但是得动起来,没了南墙怎么补西墙。

为什么说没前瞻性,主要是我认为BIM是用来指导各路人马来施工的(暂不讨论造价方面),施工管理实在是太粗犷太无前瞻性了,导致施工技术发展缓慢,施工管理更是只能用混乱来形容。让施工单位在建设前就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个什么东西,从地基到装修再到外网管线,这些是这些施工人员做梦都想不到的东西,以前我们公司的酒店就有一个沙盘,做的极其精湛,以至于每次有什么设计不明的我就直接去看沙盘,太有用了,而BIM模型就可以看成这个精湛模型的内部构造,对于施工来说简直是质变。BIM的应用直接能推倒长久以来“尊经验而不尊技术”的低水平怪圈,以前有问题去问经验多的老师傅(当然也有很大错误经验),如果BIM成熟运用到工程中,有问题就可以问BIM了,问有经验的老师傅的后果就是,经验主义与施工管理技术总是停留在几年前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水平上,稍有创新与突破,都会被“有经验”的老师傅们喷死,所以大多数人也不敢用新技术。


最后要说的是,BIM技术最终会被归于设计单位,而由开发商来买单,以后的设计会被要求出各种现用图纸的时候,顺便出一套完整的BIM模型,指望施工总包单位搞这个?那还是歇歇吧,不光建筑行业,中国的现在大部分行业的主要精力不是用来创新而是抓破头找新的活,让整个公司循环起来,其中尤其以施工行业更甚,整个行业只有设计还和所谓的技术科技有关系,当然我得排除那几个超级工程的施工,即使是超级工程,建造难度只是新闻媒体上报到跟造航母似的,其实不过如此。有人也许我这是设计单位的喷施工的,其实我是搞施工的,现在迫切希望有突破性的技术来拯救这个行业,我没搞设计,心里想来总是隐隐郁闷,祝愿自己从事的这个行业早日变的科技含量更高一点,而不是仅是靠以前的经验和人海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