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墙体,具有围护与分隔、稳定与承重、保温与防火、隔湿与挡潮、美化与传媒等作用。对于研究古代建筑、科技、文学、绘画、雕塑、宗教、民俗、美学、历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于新时代建筑墙体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指导现代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墙体较早出现的是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半坡村,用木棍枝条排扎后铺敷泥和草的墙体。经过长期的实践,出现了用泥土直接夯筑的土墙,其后则是用泥土脱制、晾晒而成的土坯墙,直至明清时期普遍采用砖墙。在以木结构体系为建筑主流的我国传统建筑中,墙体始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围护与分隔作用

我国的传统建筑,由矗立的立柱和飞架的横梁组成稳固的框架,支撑着偌大的屋顶,承受着屋顶重力。从力学角度上看,墙体对建筑仅起着围护作用。这样,墙体环绕砌筑于檐下,拦挡着严寒、风雨、猛兽等进入室内空间,这也是墙体最原始的基本功能。

传统建筑有了墙体的围护,人们如果从外部空间进入室内空间,只能通过墙体设置的门洞处进入,在客观上也起到了室内与室外空间的分隔作用。

稳定与承重作用

古时,在砌筑墙体时,将本应垂直的墙体做成向内(墙体中心线)倾斜,这种“收分”的措施,对于当时以粘土和土坯为砌筑材料的墙体来说是极为有利的。另外,传统建筑墙体砌筑的位置,恰好位于檐柱(或金柱)所在的位置,砌筑时,墙体便将木质立柱包裹在其中,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木构架的内聚力,有效防止倾倒的发生。

一些砖石结构砌造的建筑,如砖塔、石塔、墓葬、无梁殿及其石屋等,以砖、石砌成墙体,有时还以青砖砍削、打磨,砌成柱状,一起砌筑于墙体中,成为墙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墙体承受着上部的建筑重量,起着承重作用。

保温与防火作用

我国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居所建筑大多坐北朝南。传统建筑中,北墙与两侧的山墙均进行砌筑,只留南面用木质隔扇进行装修,同时设好门窗等。在寒冷的冬季,就能避免自北面而来的寒风直接吹入。这种方式极利于建筑的保温、隔热、采光等。

北方传统建筑四合院的外墙作为阻隔、防范外部火灾的作用十分明显。江南的建筑中,将悬山、硬山建筑的山墙向上一直砌到屋顶以上,并在前后檐端头采用叠涩的方式挑出“马头”,称为“马头墙”,用于与相邻屋顶的分隔。这样,某座建筑若发生火灾事故,高高的“马头墙”会有效阻挡火苗向邻近建筑蔓延。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起到良好的隔火、防火作用。

隔湿与挡潮作用

对古代建筑墙体的砌筑常分为下碱和墙身。上、下两部分的交接处常用石材砌筑,称为“腰线石”。腰线石在起到保护墙体、减轻水分、潮气对墙体损害的同时,也与墙体的其他部分及其台基等共同对传统建筑起到隔湿与挡潮作用,砖石结构建筑的墙体也是如此。这样,墙体就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相对干燥的室内环境。

美化与传媒作用

就墙体的普通砌筑来说,不管是土坯砌筑后的泥墙,还是青砖砌筑、石灰勾缝的清水墙及石条、石块砌筑的斑驳石墙,都给人一种不同的美感。泥墙具有亲切浓烈的乡土质朴之美;清水墙的灰白色调中尽显别致的素雅沉静;石墙则是蕴含着历尽沧桑的古拙之美。而廊心墙、槛墙、影壁等处,匠人利用不同规格、形状的青砖,砌成不同形式的边框,嵌入方砖,还有镶着各种吉祥图案的经过雕塑的花砖,成为一幅幅经过精心装裱的古代艺术作品,或横幅,或竖轴,挂在墙面上,美化着墙体,美化着传统建筑。

传统建筑墙体的砌筑,其本身就是建筑艺术和技术最直接的载体。古时,匠人常用石灰把墙壁泥成白墙,并施以彩绘,成为优美的壁画,有的还做成立体的浮雕。即使是素雅的白墙,也常变为文人墨客即兴赋诗、抒发情怀的绝佳之处,成为古代知识分子进行精神交流的公共平台。苏轼就是在游赏风景如画的庐山时,乘兴在西麓的西林寺的白墙上写下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千古佳句。南宋的林升也在当时都城临安的一个旅店的墙壁上用笔抒发着忧国忧民的情怀,《题临安邸》由此诞生。这些附着于粉墙白壁上的文学、书法艺术品,被当时的旅客、游人欣赏和传颂着。

传统建筑的墙壁,不但在砌筑的技术性、艺术性,还在审美的取向上得以不断传承和发展,由其产生的建筑文化的丰富内涵,还起到传媒作用。

总之,凝聚着无数古代匠人辛勤汗水和高度智慧的墙体对于传统建筑的作用还有很多。对于研究古代建筑、科技、文学、绘画、雕塑、宗教、民俗、美学、历史等诸多领域均有重要价值。同样,对于新时代的建筑墙体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指导现代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