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在实际生产劳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也就使得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针对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参考现在的教学现状,制定合理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期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是对各类工程设施建造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所研究的对象既包含工程建设的主体,又包括在工程建设时所使用的设备、材料,以及在工程建设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设计、施工、勘察、检测等活动。为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我国的各大高校在近些年来迅速发展土木工程专业,积极地探索教学改革策略,努力地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培养。

一、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各大高校对土木工程专业开展的教育改革工作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教学改革工作的切实执行旨在平衡社会的发展趋势,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拓宽学生对土木工程的认知面,对其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改革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与土木专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在实践工作中的工作原理,进而加强学生对土木工程建设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自身操作经验,对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木工程的教学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应具备实践能力,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的教学改革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培养,以便于学生将来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合理制定土木工程教学计划在对土木工程的教学任务进行改革时,应该依据实际的教学状况,合理制定相应的土木工程教学计划,以确定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进行土木工程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其基础理论课的教育工作,使学生们能够对最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必备的职业技能有所掌握。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定中,应该以基础的理论课教学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在最大程度上拓展学生的专业课程认知面,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主动运用,来进一步地提升学生对土木工程专业的认知范围。通过将所学的各科课程进行有机的结合,来综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主动创新能力。其次,还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动手的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环节应该不断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诸如加强实验、实习,并使实践的各个步骤都具备实用性、真实性和有序性,从而来全面地培养学生。最后,还应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培养,使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核心素质。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能够将良好的人文精神与道德素质展现,以便于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并为今后在步入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2.健全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教育课程的设计上,应该改变过去的单一型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首先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良好家的设置,使其既能够满足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结构层次,又能依据社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例如:某学校的土木专业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为了全面的培养社会人才,适当地增设了建筑法律、计算机和建筑经济学课程的教育。在满足学生对土木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之余,使其能够对建筑中相关的法律条文、计算机设备和建筑经济效益进行良好的认知,全方位地提升人才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此外,还应该优化土木工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程,其内部各个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互相补足的。在进行课程体系整合时,应该将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以便于加强实践课程的训练和对课外课程的拓展。同时,应该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为其构建专业的公共基础交流平台。在培养土木工程的专业型人才时,教学课程所涉及的多是工程类的行业知识,包括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土木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吴 辽道路交通建设、楼房建设、隧道建设等多方面,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所学习的内容应该有所关联。例如:在课程设计时,可以选用材料学、计算机技术、工程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岩土力学、工程概论等课本进行讲解,这些教材都可以阐述基础的专业教学内容,作为基础的课程组进行课程开设。3.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土木工程的课程学习重在实践,学生在学习、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之余,还应该注重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之中,重视对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例如:某高校的土木教学专业为了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校外的相关建筑行业公式形成合作关系,并依据合作关系签署了相应的合作协议。以便于学生在工地现场进行良好的生产实习认知,亦或是利用充足的假期时间到工地进行实践工作学习,增进学生不脱离实际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进行改革,一方面提升了高校的实际教学成效;另一方面还将学校的基本教学设施进行了完善,加强了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全面提升了学校该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合理的教学改革,在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之余,还进一步培养了其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的认知,为其今后的工作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还令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学效果,并使学生形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整个教学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效。4.开展多元化教学在土木工程的教学当中,力学基础知识与理论的教学较为枯燥,学生在学习时很难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利用多种类型的新媒体设备进行多元化的教学,并依据教学的课程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解力学理论时,教师可以使用媒体课件向学生们展示基础知识理论的建立过程,并对这一理论的成立进行系统的分析。对于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讲解,教师可以结合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施工视频进行讲解,一方面节省了教学时间、扩增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使整个施工工艺和技术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易于学生理解。此外,媒体所呈现的多少会与实际状况有所出入,教师应该适当地带领学生到工地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们对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现场有更为全面的认知。5.合理设置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在教学之中合理的设置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可以增加学生对实践的认知,提升其对实际工作进行真实、系统的了解。例如: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其能够加强学生对学期学习内容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学生对于课程模块的系统认知。而毕业设计则是对学生专业几年学习的检测,能够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并锤炼其严谨的态度;可以对各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吸收。

三、结语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土木工程人才的培养,并依据高等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教学改革进行分析。从教学内容、手法等多个方面对教学进行创新,考量行业当今的发展情况,对教学技术不断进行改革,以便于运用更为优异的教学理念培养出优秀的土木工程类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琨.依托专业竞赛构建高校土木工程教学实践平台——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系教学改革为例[J].福建建筑,2018(12):109-112.

[2]苏宝胜.“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青岛滨海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为例[J].教育观察,2017,6(23):72-74.

[3]胡新萍,秦美珠,郭劲言.高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J].建筑技术开发,2017(02).

[4]杨璐,张文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思考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5(01).

[5]李楠,贾宏俊.基于仿真模拟平台的土木工程主干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6(01).

[6]杜春海.土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与探讨[J].现代交际,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