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颐先生说:处理岩土工程问题就像看中医一样。中医是中西方哲学的集中体现,据说学习中医要先学易经,其特点是:天地人时,宏观把握,望闻问切,综合判断,辩证施治,随时调整,因人制宜,同病异治。将人作为一个系统,以气为核心,阴阳、寒热对立统一;土火木金水五行,对应于肝心脾肺肾五脏,也对应于目舌口鼻耳五官,例如眼睛干涩则应当补肝。这种辩证统一的认识无疑是科学的,先进的。

在岩土工程中,许多大师也正是使用这样的工作和思想方法。刘建航院士在清华做讲座时,总结他在上海地铁时的工作经验时说:“理论导向,实测定量,经验判断,检验验证”,这与中医的诊断和施治是多么相似啊!大家所熟知的太沙基的“艺术论”原话是"无论天然土层结构怎样复杂,也无论我们的知识与土的实际条件有多么大的差距,我们必须利用处理问题的艺术(art),在合理造价的前提下,为土工结构和地基基础问题寻求满意的答案”。一个好的中医也同样有他的"艺术"。

中医的经典是《黄帝内经》, 它强调的是“天地人时四维一体”的理念。而岩土工程同样不可不综合考虑时间、空间和人的因素,上海一些专家提出的地下工程和基坑建设的时空效应理论就是如此。而最有代表意义的是新奥法,它其实是集设计、施工、监测、分析判断一体化的工作方法,如图1 所示。
172058avk983onspfpfopm.jpg
在图1中,s是隧洞内壁的位移,σr是内壁的径向应力,t 是时间。线1是隧洞开挖后随着内壁位移发生的应力松弛曲线。如果在适当的时间和位移,采用刚度合适的支撑(A),可以使用较小的支撑力达到可以接受的位移;而B表示支撑刚度过大,需要支撑力也大;如果支撑太晚,岩壁已经开裂,则不但需要的支撑力大,而且位移也更大(C)。在A 的支撑下,内壁位移逐渐稳定在一个可接受的数值(曲线2)。可见这是一个"天地人时"高度统一的过程和艺术。
在岩土工程中,这种概念设计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例如抗震设计中的“大震不死,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思想;在新的《建筑桩基设计技术规范》中的疏桩减沉设计,多桩的调平设计都是基于这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