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的施工当中,这项技术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介绍常见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基坑施工对周边地面沉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 基坑支护 基坑开挖 控制措施 
  一、 基坑支护的二种型式及特点 
  基坑支护可分为支挡型和加固型两类; 
  1.支挡型支护方式 
  (1)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适用于各种深度的基坑开挖,它对周围建筑的影响较小且对各类地质条件均适用,同时,地下连续墙作为支护结构还具有一定的抗弯刚度和防水性(2)桩排支挡结构 a 连续排桩。 对于工程地质为软土的基坑,由于无法形成土拱边坡,因而在进行基坑支护时必需采用密集排桩,并在领桩之间使用素混凝土将钻孔桩搭接起来,从而形成类似挡土墙的连续墙。B双排桩。当工程地质较软或基坑深度较深时, 采用单排桩的侧向刚度可能无法满足基坑变形要求。 此时就必须采用盖梁式的双排桩进行支护。双排桩具有较大的侧向刚度, 可以有效的阻止基坑边坡的变形。 
  2.加固型支护方案 
  (1)水泥搅拌桩加固法 此种加固方法是利用一定强度的水泥搅拌桩搭接组成结构体系, 加固了边坡土体, 保持其稳定性。(2) 高压旋喷桩加固法 与水泥搅拌桩相比, 高压旋喷桩的强度要提高好几倍, 它的水泥含量较高, 适于地基过软的基坑处理。 
  二 、深基坑支护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边坡施工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 当前许多基坑出现超挖或欠挖现象, 另外分段施工开挖高度不一, 结果造成开挖后边坡平整度达不到要求。 
  (2)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配套 在许多工程施工中, 土方开挖抢进度, 结果造成整个工程施工混乱, 拖延了工程进度, 甚至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3 )喷射混凝土厚度不够, 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当前的基坑混凝土支护施工常采用喷射方法。虽该操作方法简便, 但也存在问题, 如: 混凝土质量达不到要求; 配料不符合设计要求, 养护混凝土不到位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够, 强度也达不到支护要求。 
  (4)成桩注浆不到位, 土钉或锚杆受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钻杆成孔的孔深一般要求较深, 施工人员在进行操作时未给予重视, 导致出渣不尽, 成孔困难, 孔洞坍塌以及无法注浆等问题, 而注浆的压力不够又会造成锚杆的抗拔力不足等, 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 
  (5)边坡顶面未按要求处理 对于一些特殊的工程地质如杂填土等, 工程支护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 在进行支护时, 必须要做好排水设施, 及时将开挖土层表面硬化。如果对此种地质未做好预防措施, 基坑土体会发生较大位移, 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三、对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周密计划,做好事前监控,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建全质量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对施工中的人员组织、材料供应、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一个预见性的措施,使每一项施工过程都掌握在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规划之中,避免因没有做好事前控制造成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返工问题。(2)积极的对待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对发生无法预测的施工质量问题,做到不能在事前控制,一定要在事中控制,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3)要严格工序间的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程部位,实行实时监控。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对完成的工程,应极时的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验收。(4)做好工程质量事故处理预案,对施工中出现偏离施工进度规划与施工质量控制方案的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 
  四、基坑开挖施工对周边的影响及相应控制措施 
  基坑开挖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基坑开挖引起的变形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基坑底部隆起, 围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围护结构后地表和邻近建筑物的变形, 三者相互关联, 其中围护结构后地表的变形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下面就基坑施工引起周边沉降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1)基底加固范围的影响 在较多情况下, 由于受施工条件的限制, 基底加固在靠近围护结构的部分地段无法正常进行, 而在加固区与围护结构之间留下了一段未加固的区域。这一现象使加固区充当底撑的意图无法完全实现。 这时应采取抽管注浆的方法加强基底加固部分与围护结构间的接触 
  (2)基坑边超载的影响 基坑施工时, 由于场地限制, 施工需要或组织不当, 基坑边缘通常会有超载情况出现。这时应限制基坑边的堆载重量与距离, 根据支护的应力状况和变形情况, 及时加设预应力, 同时应注意减少车辆荷载对支护结构的影响。 
  (3)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 基坑开挖会引起周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进而对建筑物的安全构成威胁。具有桩基础的建筑物对基坑施工的反应不是很大, 沉降量和沉降差都较小。而对浅基础的反应却较大。 因此施工前应对周边建筑物情况进行调查, 对基坑施工可能引起建筑物损害预先采取措施, 并加强施工监测。应预先对基坑周边建筑物, 地下管线的情况进行调查, 对基坑施工可能会危及其安全的建筑物应进行预加固, 而不要事后处理。 
  五、对基坑开挖施工的建议 
  (1)土方开挖 对于土方开挖方案应遵循分层,分区, 分段, 对称, 限时的原则 
  a竖向分层可按支撑情况明确分层, 严格执行先撑后控 
  b横向分区应控制分区的长度以满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土方开挖并架设预应力支撑. 当开挖至基坑设计底面时, 开挖完成后应立即浇筑宽混凝土垫层从起底支撑作用, 严格控制无撑暴露时间在24小时以内。 
  c纵向分段不宜过大, 注意临时土坡的稳定, 防止出现过大变形导致工程桩与立柱桩的超量变形和断裂现象。 
  (2)施工降水 为防止雨水流入基坑,在基坑四周距开挖边线1m处设置一条300*300的挡水线,在挡水线外抽一条环形排水沟,挡水线外的雨水,积水通过排水沟就近排出,同时在基坑内是指一圈截水沟,并在基坑内是指集水坑。用离心水泵抽水,以便能随时抽排集水。 
  总之,基坑支护及基坑开挖工程具有工期长、工艺复杂等特点,必须撑握好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工作的要点,确保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