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仅针对浅基础地基验槽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地基验槽;条件;准备工作;浅基础;问题 
地基验槽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的一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对勘察报告准确性的检验,也是对地基全面直观的检测。 
勘察报告作为结构基础设计的前提,有其局限性。勘探点的布置间距一般为十几米至几十米,如果场地内有暗藏的坑、沟、井等埋藏物,局部存在杂填土,天然土质软硬不均等情况时不可能完全靠几个钻探孔反映出来,因此,地基验槽就成为消除以上隐患的重要关口。 
本文仅针对浅基础地基验槽过程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提出相关的建议。 
1. 地基验槽应具备以下条件和资料 
(1)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方(或甲方代表)有关技术负责人员到场。(2)附有基础平面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3)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4)基坑开挖完毕后基槽底部无浮土、无扰动的基槽。 
工程中常遇到无法进行地基验槽的情况。例如基槽底面与设计标高不符;槽底有明显人为或机械扰动痕迹。大多数基槽均采用机械开挖,开挖过程中经常出现长沟槽、铲齿痕迹,甚至超挖现象。遇到此类问题,惯例是人工挖除扰动部分,直至原土层。经验是在采用机械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前,应预留20厘米,改用人工清理,以免机械开挖扰动下部原土地层。 
2. 勘察人员验槽前的需做以下准备工作 
(1)询问、察看建筑位置是否与勘察场地相符。(2)察看施工图阶段的结构总说明和地质勘察报告,确定结构设计所用的地基承载力、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3)察看场地内是否有软弱下卧层。(4)场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进行特别处理而设计方没有进行处理的问题。(5)询问或要求建设方提供场地内是否有地下管线和相应的地下设施。(6)场地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而未采取相应的地基、结构措施。 
3. 浅基础的验槽 
3.1一般建筑物地基验槽过程中基本需做到以下几点: 
(1)检查基坑(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和尺寸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检查基坑(槽)开挖的深度、坑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仔细观察坑壁、坑底岩土类型、颜色、状态、均匀程度、包含物等与地质报告的描述是否相符,必要时可采取一定的勘察手段,例如钎探、坑探、小麻花钻、轻便动探(N10)等方法。(3)观察和分析地下水类型、来源、涌水量等情况是否与勘察报告中的相符。(4)检查基坑中有无旧房基、洞穴、古墓及地下掩埋物。(5)对岩石地基,应观察其岩性、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及其充填物。(6)对检验后发现的异常地质情况,提出处理措施,解决勘测报告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 
3.2由于浅基础基槽开挖深度不大,基槽开挖后常常遇到局部杂填土未清除,坡度较大部位不满足冻土深度等情况。一般情况下,杂填土严禁作持力层使用,也不允许新近沉积土和一般粘性土共同作持力层使用。因此浅基础的验槽还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1)场地内是否有填土和新近沉积土。(2)局部是否出现软弱土或土层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明显有差异。(3)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槽壁)异常带。(4)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岩土的性质发生了变化。(5)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出现以上状况时,常规的作法是建议清除或进行局部回填处理,天然土层为可塑的粘性土、中密的粉土时,可选用2:8灰土或3:7灰土;天然土层为硬塑粘性土、密实粉土砂土,宜选用级配砂石。 
4. 推迟验槽的情况 
很多时候会出现推迟或延后验槽的情况发生,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设计方所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和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所提供不符。(2)场地内有软弱下卧层而设计方未说明相应的处理措施。(3)场地为不均匀场地,勘察方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而设计方未进行处理;验槽过程中出现以上情况之一时应推迟验槽或请设计方说明情况并提出处理措施。 
5. 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对于验槽中发现的地基问题,必须进行处理。处理对象为地基土以及基础与上部结构;处理原则为:首先使地基土各处的强度和变形趋于一致,使建筑物沉降均匀,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对基础尺寸、埋深或上部结构进行调整,使结构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性。本人结合实际验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5.1填土及软土问题的处理。 
当基坑中有填土及软土存在时,可采用坑探、小麻花钻等简易方法查明其深度及范围,将其全部清除至原土层,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即用天然(或人工)级配砂石或素土回填。该方法适用条件广,造价低廉,施工简便。 
5.2局部坑、沟、坟穴的处理。 
将坑底及四壁的杂填土、耕植土等清除至天然土层,然后采用与天然土层压缩性质相近的材料回填。天然土层为可塑的粘性土、中密的粉土时,可选用2:8灰土或1:9灰土;天然土层为硬塑粘性土、密实粉土砂土,宜选用级配砂石。若坑的深度、面积很小,宜采用级配砂石。回填时应分步回填,并按1:1放坡做踏步。 
5.3局部硬土的处理。 
基底出现老房基、砖窑底、回填压实地面等情况,一般都要挖除,挖除后回填材料根据周围土质而定。全部挖除有困难时,可部分挖除做一定厚度的褥垫层,使地基沉降均匀。 
5.4大口井或土井的处理。 
若基槽内发现砖井,应将井中的砖圈拆除至1~2m以下,井内为软淤泥不能全部清除时,可在井底抛片石挤淤,然后再采用与周围土质相近的材料回填。若为井径较小的水泥管井,可将井管填实,采用地基梁跨越。 
5.5管道的处理。 
若管道允许破坏,应将其挖除,用与周围土质相近的材料回填。若不允许破坏,可采用双墩(桩)担横梁上加基础避开通道。若通道位于基础边缘,可采用悬挑梁避开。管道为上下水道时,应做好防渗漏措施,管道上方应预留足够尺寸,避免建筑物沉降挤压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