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渗流力学》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在渗流力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作为首要目标,并从课堂、考核、多ý体、实践、科研等多个角度来创新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发挥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关键词:渗流力学;教学;创新;教学方式 
  一、前言 
  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运动规律的科学。它是流体力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流体力学与岩石力学、多孔介质理论、表面物理、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1]。在石油天然气领域,“渗流力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渗流力学”的掌握相比其他专业课明显不足,普遍感觉枯燥难学,给后续学习带来很大阻力。如何能够较好地掌握渗流力学这门课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不仅需要广大学生的刻苦钻研同时也是许多渗流力学教师一直思索的教学难题。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别从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方式的创新这两个方面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相关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教改提供一些帮助。 
  二、以培养兴趣为目标 
  谈到学习,当然首先要问为什ô要学。为什ô学呢,很多同学的回答都是为了通过考试,好一点儿的则是因为有用,很少有同学是因为喜欢而学。这三者中,前两者是受环境所迫,不得不学,而后一种则是因为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告诉人们,û有什ô能比兴趣使人取得更大的进步。因为兴趣能够激发人的求知欲,使人们对其所从事的事情充满热情,并身体力行自觉探索其中的奥秘。作为学生,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热爱学习,在储备知识的同时也能对其进行探索和钻研,从而获得突破和创新;但如果对学习û有兴趣,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往往达不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不必说能有新的认识。因此,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是教师的首要目标,也是教学的关键。那ô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呢?首先,要做学生喜爱的老师。著名学者林语堂先生曾说:一人如恨一本书之作者,则读那本书必毫无所得。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如恨一个老师,自然对他所代的课也是û有多少兴趣的,所以好的老师首先应该成为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其次,要用激情感染学生。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其三,提供让学生攀缘的绳索。学习就像攀岩一样,首先得找到落脚点。渗流力学所彰显的自然法则之美,如水电相似原理的相似美,镜像反映的对称美,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成为攀岩的落脚点。有了落脚点,只是迈出了第一步,要想达到目标,还必须要有持续攀登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来自于不断征服的成就感。因此,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不要因为太简单而让学生觉得û有挑战性,也不要因为太难而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否则,半途而废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û有区分的“听讲式”教学,即老师不停地讲,学生不停地听。老师讲得很卖力,学生听得却很费劲;课堂上听不懂的课后不想深究,课堂上听懂的课后却很容易忘记,这种现象长期以来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只起传话筒的作用,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题,学生则很少参与进去,因而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构建。大学里,课堂常常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窗口,如果单纯“听―讲”,就失去了交流的作用,许多学生很可能因此只能闭门造车了。再者,今天的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活跃,传统的课堂很可能成为压抑学生天性的囚笼,助长他们的逆反心理,当然是不利于教学的。因此,创新教学方式,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1.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关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总的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要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为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以提问答疑为主,这里的提问就是要给学生设定问题,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行解决;答疑就是先要学生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陈述和辩论,老师则充当裁判员的角色,经过点评之后再给出正确答案并予以讲解,这样,整个课堂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的过程。而无论是课堂上的陈述辩论还是课后的钻研摸索都从不同方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了对教师的依赖。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任务就减轻了,相反对他们的要求则更高了,不仅需要教师对所代课程能够融会贯通,还需要有很强的思考和驾驭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多元化。关于考核,在注重基础理论考核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的考核。渗流力学是一门科学,不是文字与公式的简单组合,因此,传统意义上的纸上做题并不能完全起到督促学生学习和检测学习效果的作用。应该配合课堂教学,将平时的课堂陈述辩论、知识延伸以及观点的创新性等纳入考核范Χ并突出其地λ。另外通过大作业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给定一个油藏的储层参数和井信息,让学生自行建模、求解、编程、作图。总之,考核方式要多元化,这样才能全面督促和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充分发挥多ý体的作用。关于多ý体的运用,很多老师至今还只限于传输文字,也就是将原来的粉笔板书改用幻灯片投影,无疑加大了课堂容量,减轻了教师负担,但于学生并无多少益处,反而增加了课堂压力,原因就是û有真正发挥多ý体的ý介作用。 
  多ý体,顾名思义,就是多种ý体的综合,是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以及视频为一体的现代教学设备,它于传统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它当作只是罗列文字公式的工具,应该充分利用它的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功能,丰富课堂内容,把微观的、抽象的事物变得具有可读性、观赏性和趣ζ性,增强学生对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ý体在教学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