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成孔灌注桩作业指导书18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25 09:26:54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790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3.1、技术准备
3.1.1、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资料,总工程师就承包合同有关条款、设计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使用的施工方法和材质要求等进行交底。
3.1.2、熟悉施工现场环境,排查清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等的分布情况。
3.1.3、测量准备:沿路线方向300~500米距离,埋设水准点2个,导线点1个。
3.2、机具准备
3.2.1、钻孔设备:冲击钻机等。
3.2.2、配套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吊车、淘渣筒、钻渣运输车、钢护筒、潜水泵、泥浆泵等。
3.2.3、安全设备:防水照明灯、安全帽、防护网等。
3.2.4、混凝土灌注设备:导管、下料斗等。
3.2.5、钢筋加工、安装设备:钢筋笼成套加工设备、电焊机等。
3.2.6、试验检测设备:抗压强度试模3组、坍落度筒1套、温度计2支(量程0-100℃)、泥浆比重计、砂率瓶、粘度仪等。
3.2.7其他设备:发电机组等。
3.3、作业条件
3.3.1、开钻前场地应完成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电通、场地平整。场地平整采用装载机平整,人工配合。平整后用装载机轮胎进行碾压,地基不好处对作业面换填处理,压路机碾压,以满足钻孔设备的稳定性要求。
①、施工前,根据主要施工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特点,进行危险源辨识。
②、在施工现场设置“四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工程公示牌,安全、质量、环保目标公示牌,施工标识牌及施工平面布置图。
③、施工现场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系统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Ω;供电线路始端、末端必须做重复接地。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
④、用装载机及时清理钻渣,保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
3.3.2、挖好泥浆池,现场泥浆总用量=(1.5~2)×同时施工的桩孔总容积 + 地面循环系统总容积;在泥浆池底部和四周铺设塑料布,防止泥浆渗漏,并注入清水,完善孔口四周排水系统,做好孔口的围护。
3.3.3、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工区长一名,技术主管一名,技术员一名,专职安全质检人员一名,测量、试验人员每工区各配置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