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斜桩施工工法16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16 09:41:20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5 M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斜桩是指入土时与垂直方向有一定夹角的桩。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尤其是空间结构的兴起,其屋面大多为拱形结构,如飞机场候车厅、火车站房、体育馆、场等建筑,其对支座会产生很大的水平推力。另外,在承受风荷载时,支座会产生很大的上拔力,仅仅依靠垂直方向的基础和桩基难以直接抵消较大的水平荷载和上拔荷载。
斜桩一般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可承受比竖桩更大的轴向力:斜桩的单桩承载力比竖桩大,利用斜桩可以减少横向荷载引起的剪力和弯矩,充分发挥桩的轴向受压能力;同时,通过在斜桩内预留的钢筋或钢绞线与基础锚固连接部分,在基础承受较大的向上推力时(例如上风荷载),可以起到近似斜向抗拔“锚杆”的作用,防止基础变形。
2、工法特点
(1)本工程斜桩施工需要同下部桩基、上部筏板基础施工交错、穿插,尤其斜桩的钢绞线固定在筏板基础钢筋顶部,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前进行钢绞线张拉,张拉时应保证原基础钢筋网片不能变形、位移,其张拉支架的设计、施工有一点难度。
(2)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斜桩施工时采取成槽开挖、坑上作业的施工方法,避免设备坑内施工对其他桩基、地基的不利影响,并解决了钢绞线预留长度过长无法进行施工的难题。
(3)将原设计的斜桩张拉钢筋支架变更为钢管马凳支架,兼大体积混凝土筏板钢筋马凳支架,将两种支架结合,既保证了施工安全,又提高了工效,节约了工程成本。
(4)将原设计的钢绞线张拉锚板水平放置,变更为斜向放置,保证了张拉质量,同时节约了锲形钢板填充费用。
3、适用范围
本工法适用斜桩长度30米及以内,角度15°-45°的斜桩施工工程。
4、工艺原理
对桩位精准定位后,调整好锚杆钻机的位置与角度,采用锚杆钻机钻孔,套管跟进,在钻进过程中及时校核桩的倾斜度,达到设计深度进行初次灌浆,直至孔口冒浆后放置钢绞线,然后开始拔管,边拔管边补浆,应注意灌浆速度与拔管速度相对应,直至孔内浆液注满,套管完全拔出,完成初次成桩。过2小时候后,根据设计要求,通过预留的注浆孔,采用二次注浆,直至浆液从孔口冒出,成桩完毕。成桩完成后尽快进行上部基础结构施工,带基础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后,通过斜桩钢绞线预留段张拉锚固于基础钢筋顶面,然后浇筑基础混凝土,完成整个受力体系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