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12 11:18:26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2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一、总则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地坪、室外散水坡的灰土垫层工程;地基处理时,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二)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02)
   二、术语
   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三、基本规定
  (一)在垫层工程施工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参照本施工技术标准。
  (二)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三)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四)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垫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五)垫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基层的分项工程按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自然间的10 % 且不应少于3 间;不足3 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 延长米为1 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 间计算。
  (六)垫层工程完工前、后,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进行技术复核,基(土)层标高、管道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2)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3)各种进场原材料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进行相应验收,并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
  (4)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垫层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
  (5)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灰土垫层工程的施工。
  (6)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7)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的规定执行。
  (二)材料准备
   (1)土料:宜优先选用黏土、粉质黏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
   (2)石灰:应用块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 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也可采用磨细生石灰,或用粉煤灰、电石渣代替。
  (三)主要机具
蛙式打夯机、机动翻斗车、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筛子(孔径6~10mm 和16~20mm 两种) 、标准斗、靠尺、铁耙、铁锹、水桶、喷壶、手推胶轮车等。
  (四)作业条件
   (1)基土表面干净、无积水,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
   (2)基础墙体、垫层内暗管埋设完毕,并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检查合格,并办理中间交接验收手续。
  (3)在室内墙面已弹好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控制线或标志。
  (4)施工机具设备已备齐,经维修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
   五、材料和质量要点
  (一)材料的关键要求
   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 的筛子过筛。土料要用16~20mm 的筛子过筛,确保粒径要求。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当采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熟化石灰做垫层时,其粒径不得大于5mm,且粉煤灰放射性指标应符合有关规定。拌合料的体积比宜通过试验确定。
  (二)技术关键要求
   (1)各种材料的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灰土拌合料的体积比符合设计要求。
   (3)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
  (三)质量关键要求
   (1)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构造层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2)灰土拌合料应严格控制含水量,认真作好计量工作。
   (3)管道下部应注意按要求分层填土夯实,避免漏夯或夯填不密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垫层破坏,管道折断,引起渗漏塌陷事故。
   (4)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铺设厚度不应小于100mm。
  (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灰土铺设、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
   (2)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使用三相五线制,严禁乱拉乱接;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
  (五)环境关键要求
   (1)垫层工程施工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合料铺设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不应低于5℃;当低于所规定的温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冬期措施。
   (2)对扬尘的控制:配备洒水车,对干土、石灰粉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
   (3)对机械的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六、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基土清理→基土验收隐蔽→灰土拌制→灰土铺设→质量验收
  (二)操作工艺
   (1)清理基土
   铺设灰士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
   (2)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灰土厚度的标准。
   (3)灰土拌合
   1)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黏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石灰:黏土=2:8 或3:7。通过标准斗,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加水量宜为拌合料总重量的16 %。工地检验方法是: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
  (4)分层铺灰土与夯实
   1)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
   2)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一般为150~250mm(夯实后约100-150mm 厚),垫层厚度超过150mm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或木夯,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夯打遍数一般不少于三遍,碾压遍数不少于六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错。灰土最小于密度(g/cm3):对黏土为1.45;粉质黏土1.50;粉土1.55。灰土夯实后,质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λc)进
行鉴定,一般为0.93~0.95。每层夯实厚度应符合设计,在现场试验确定。
   4)质量控制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也可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但应先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以达到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环刀取样检验灰土干密度的检验点数,对大面积每50~100m2应不少于1 个,房间每间不少于1 个。并注意要绘制每层的取样点图。
  (5)垫层接缝
  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当灰土垫层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接槎时应将柱子垂直切齐。接缝不要留在地面荷载较大的部位。
  (6)找平与验收
   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7)雨期施工
   灰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刚打完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8)冬期施工
   灰土垫层不宜冬期施工,当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并不得在基土受冻的状态下铺设灰土,土料不得含有冻块,应覆盖保温,当日拌合灰土,应当日铺完夯完,夯完的灰土表面应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