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层施工工艺标准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12 11:14:07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0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一、总则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建筑地面工程(含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中的填充层的施工及施工质量验收。
   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
(3)《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4)《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二、术语
   1、填充层: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或敷设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填充层应采用松散、板块、整体保温材料和吸声材料等铺设而成。
   2、松散保温材料:包括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炉渣等以散状颗粒组成的材料。
   3、整体保温材料:指用松散保温材料和水泥(或沥青等)胶结材料按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拌制、浇筑,经固化而形成的整体保温材料。
   4、板状保温材料:指采用水泥、沥青或其他有机胶结材料与松散保温材料,按一定比例拌合加工而成的制品。如水泥膨胀珍珠岩板、水泥膨胀蛭石板、沥青膨胀珍珠岩板、沥青膨胀蛭石板等。另外还有化学合成聚酯与合成橡胶类材料。如泡沫塑料板、有机纤维板等。
   5、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三、基本规定
   1、填充层采用的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进场材料应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
   2、沥青胶结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的规定。
   3、填充层的下一层表面应平整。当为水泥类时,尚应干燥、洁净,并不得有空鼓、裂缝和起砂等缺陷。
   4、采用松散材料铺设填充层时,应分层铺平拍实;采用板状材料铺设填充层时,应分层错缝铺贴。
   5、填充层施工质量检验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的有关规定。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审查图纸,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抄平放线,统一标高、找坡。
   (3)填充层的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材料要求:
   (1)松散材料的质量要求
   铺设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保温层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压实,压实的程度与厚度应经试验确定。
   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雨季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
   松散保温除了的含水率过高;保温层铺压不实或过分压实均会影响使用功能,因此规定基层要干燥,材料本身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雨期施工要遮盖防雨,并在铺完后及时做找平层和防水层覆盖。另外还规定松散材料保温层的压实程度应经试验确定。
   (2)整体保温材料的质量要求
   构成整体保温材料中的松散保温材料其质量应符合本条第1 款的规定,其胶结材水泥、沥青等应符合设计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32.5 级。沥青在北方地区宜采用30 号以上,南方地区应不低于10 号。所用材料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3)板状保温材料的质量要求
   板状材料保温层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和干净。
   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
   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应贴严、粘牢。
   板状保温材料也要求基层干燥,铺时要求基层平整,铺板要平,缝隙要严,避免产生冷桥。
   (三)主要机具
   主要机具有搅拌机、水准仪、抹子、木杠、靠尺、筛子、铁锹、沥青锅、沥青桶、墨斗等。
   (四)作业条件
   (1) 施工所需各种材料已按计划进入施工现场。
   (2) 填充层施工前,其基层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 预埋在填充层内的管线以及管线重叠交叉集中部位的标高,并用细石混凝土稳固。
   (4) 填充层的材料采用干铺板状保温材料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C。
   (5) 采用掺有水泥的拌合料或采用沥青胶结料铺设填充层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C。
   (6) 五级以上的风天,雨天及雪天,不宜进行填充层施工。
   五、材料和质量要点
   (一)材料关键要求
   填充层所用材料品种、规格、配合比、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施工规范及现行国家、行业和有关产品材料标准的规定。
   (二)技术关键要求
   (1)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平拍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150mm,压实程度与厚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2)水泥、沥青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整体填充层,应拍实至设计厚度,虚铺厚度和压实程度应根据试验确定。水泥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宜采用人工搅拌。沥青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宜采用机械拌制,色泽一致,无沥青团。
   (3)板状保温材料应分层错缝铺贴,每层应采用同一厚度的板块。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质量关键要求
   (1)采用材料的质量应符合本标准表9.4.2-1、9.4.2-2 的规定。炉渣中不应含有有机杂物、石块、土块、重矿渣块和未燃尽的煤块。
   (2)整体保温材料表面应平整,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干铺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基层表面铺平、垫稳。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应铺砌平整、严实。
   (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装卸、搬运沥青和含有沥青的制品应使用机械和工具,有散漏粉沫时,应洒水,防止粉沫飞扬。
   (2)拌制、铺设沥青膨胀珍珠岩、沥青膨胀蛭石的作业工人应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并根据气候和作业条件安排适当的间歇时间。
   (3)熔化桶装沥青,应先将桶盖和气眼全部打开,用铁条串通后,方准烘烤。严禁火焰与油直接接触。熬制沥青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方向。
   (五)环境关键要求
   (1)干铺保温材料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
   (2)整体保温材料及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环境温度应不低于5℃。
   (3)五级风以上的天气及雨、雪天,不宜施工。
   六、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原材料检验→作业指导→基层清理→专业会签→弹线找坡→填充层铺设→抹找平层→检查验收
   (二)操作工艺
   (1)松散保温材料铺设填充层的操作工艺
   1)检查材料的质量,其表观密度、导热系数、粒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如粒径不符合要求可进行过筛,使其符合要求。
   2)清理基层表面,弹出标高线。
   3)地漏、管根局部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处理好,暗敷管线安装完毕。
   4)松散材料铺设前,预埋间距800~1000mm 木龙骨(防腐处理)、半砖矮隔断或抹水泥砂浆矮隔断一条,高度符合填充层的设计厚度要求,控制填充层的厚度。
   5)虚铺厚度不宜大于150mm。应根据其设计厚度确定需要铺设的层数,并根据试验确定每层的虚铺厚度和压实程度,分层铺设保温材料,每层均应铺平压实,压实采用压滚和木夯,填充层表面应平整。
   (2)整体保温材料铺设填充层的操作工艺
   1)松散材料质量应符合规定,水泥、沥青等胶结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按设计要求的配合比拌制整体保温材料。水泥、沥青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应采用人工搅拌,避免颗粒破碎。水泥为胶结料时,应将水泥制成水泥浆后,边拨边搅。当以热沥青为胶结料时,沥青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40℃,使用温度不宜低于190℃。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的预热温度宜为100~120℃,拌合时以色泽一致,无沥青团为宜。
   3) 铺设时应分层压实,其虚铺厚度与压实程度通过试验确定。表面应平整。
   (3)板状保温材料铺设填充层时的操作工艺
   1)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水泥、沥青等胶结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板状保温材料应分层错缝铺贴,每层应采用同一厚度的:板块,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板状保温材料不应破碎、缺棱掉角,铺设时遇有缺棱掉角、破碎不齐的,应锯平拼接使用。
   4) 干铺板状保温材料时,应紧靠基层表面,铺平、垫稳,分层铺设时,上下接缝应互相错开。
   5) 用沥青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应边刷,边贴,边压实务必使沥青饱满,防止板块翘曲。
   6) 用水泥砂浆粘贴板状保温材料时,板间缝隙应用保温砂浆填实并勾缝。保温灰浆配合比一般为1:1:10(水泥:石灰膏:同类保温材料碎粒,体积比)。
   7) 板状保温材料应铺设牢固,表面平整。
   七、质量标准
   (一)主控项目
   (1)填充层的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证明文件、检测报告。
   (2)填充层的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
   (二)一般项目
   (1)松散材料填充层铺设应密实,板块状填充层应压实、无翘曲。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填充层表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