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土垫层施工工艺标准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12 11:11:11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0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二、术语
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三、基本规定
   1、在垫层工程施工时,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格参照本施工技术标准。
   2、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或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要求确定。
   4、要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垫层工程的施工。
   5、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
   6、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应按《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基层铺设中基土和相应垫层的规定执行。
   7、建筑地面的变形缝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垫层;
   (2)沉降缝和防震缝的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清理干净,以柔性密封材料填嵌后用板封盖,并应与面层齐平。
   8、垫层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
   (2)每检验批应以各子分部工程的基层按自然间(或标准检验,抽查数量应随机检验不应少于3 间;不足3 间,应全数检查;其中走廊(过道)应以10 延长米为1 间,工业厂房(按单跨计)、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为1 间计算。
   9、垫层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必须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认定为合格;一般项目80%以上的检查点(处)符合规范规定的质量要求,其他检查点(处)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并不得大于允许偏差值的50%为合格。凡达不到质量标准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规定处理。
   四、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进行技术复核,基层标高、管道埋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
  (2)施工前应有施工方案,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
  (3)各种进场原材料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进行相应验收,并对砂等材料进行检验,级配和含泥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并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
  (二)材料准备
  (1)石灰
   石灰应用块灰,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 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也可采用磨细生石灰。
  (2)碎砖
   用废砖、断砖加工而成,粒径20~60mm,不得夹有风化。酥松碎块、瓦片和有机杂质。
  (3)砂
   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有机杂质。
  (4)黏土
   土料宜优先选用黏土、粉质黏土或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不大于15mm。
  (三)主要机具、设备
   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蛙式打夯机、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机动翻斗车、铁锹、铁耙、筛子、喷壶、手推胶轮车、铁锤
  (四)作业条件
  (1)设置铺填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桩或标高桩,或固定在建筑物的墙上弹上水平标高线。
  (2)基础墙体、垫层内暗管埋设完毕,并按设计要求予以稳固,检查合格,并办理中间交接验收手续。
  (3)在室内墙面已弹好控制地面垫层标高和排水坡度的水平控制线或标志。
  (4)施工机具设备已备齐,经维修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
  (5)基土上无浮土杂物和积水。
   五、材料和质量要点
  (一)材料的关键要求
  (1)砂进厂应进行级配、有机物含量等指标的检验,符合要求才准使用。
  (2)黏土:土料要用16-20mm 的筛子过筛,确保粒径要求。
  (3)石灰: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 的筛子过筛;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亦可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当采用粉煤灰或电石渣代替熟化石灰做垫层时,其粒径不得大于5mm。
  (4)碎砖:用废砖、断砖加工而成,粒径20~60mm,不得夹有风化、酥松碎块、瓦片和有机杂质。
  (二)技术关键要求
  (1)各种材料的材质符合做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三合土的体积比、拌合料的体积比宜通过实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
  (3)铺筑前,应通过配合比试验或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石灰。砂、碎砖的配合比和虚铺厚度。
  (三)质量关键要求
  (1)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回填夯实;基土表面应避免受水浸润。
  (2)垫层铺设时每层厚度宜一次铺设,不得在夯压后再行补填或铲削。
  (3)夯压完的垫层如遇雨水浸泡基土或行驶车辆振动造成松动,应在排除积水和整平后,重新夯压密实。
  (四)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
  (1)灰土铺设、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
  (2)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使用三相五线制,严禁乱拉乱接;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
  (五)环境关键要求
  (1)垫层工程施工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合料铺设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不应低于5℃;采用砂、石材、碎砖料铺设时,不应低于0℃。
  (2)对扬尘的控制。配备洒水车,对于土、石灰粉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
  (3)对机械的噪声控制应符合当地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
   六、施工工艺
  (一)工艺流程
   检验材料质量→实验确定施工参数→作业指导→专业会签→准备机具设备→基层清理→过筛→灰砂拌和→分层铺筑、耙平→分层夯实→检验密实度→修理找平验收
  (二)操作工艺
   (1)清理基土
   铺设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二遍,使表土密实。
   (2) 弹线、设标志
   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奋战填灰土厚度的标准。
   (3)铺设垫层
   1)三合土垫层采用石灰、砂(可掺入少量黏土)与碎砖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三合土垫层应分层夯实,铺设方法采取先拌合三合土后铺设或先铺设碎砖后灌浆。
   2)当三合土垫层采取先拌合后铺设的方法时,其采用石灰。砂和碎砖拌合料的体积比宜为1:3:6(熟化石灰:砂:碎砖),或按设计要求配料。加水拌合后,每层虚铺厚度为150mm;铺平夯实后每层的厚度宜为120mm。
   3)三合土垫层采取先铺设后灌浆的方法时,碎砖先分层铺设基,并洒水湿润。每层虚铺厚度不应大于120mm,并应铺平拍实,而后灌石灰砂浆,其体积比宜为1:2~1:4,灌浆后夯实。三合土垫层表面应平整,搭接处应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