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18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12-25 11:11:28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6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一、工程概述
1.1、工程概况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为改扩建工程,位于云谷路与青鸾路交口南侧,一二期东南侧,占地139.6亩,建设规模为10万立方/天。建设内容包括:细格栅及沉砂池、A2O氧化沟、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站、缓凝反应斜板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反应池、污泥脱水间、二氧化氯制备投加间及加药间、除臭成套设备、甲醇投加及配套消防系统、厂区工艺及雨污水管线、总退水管线、设备安装及调试、厂区道路及绿化等。
本次对氧化沟、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站、中间的提升泵房、反硝化深床滤池等构筑物编制基坑开挖方案,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5.3m,其中氧化沟、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站、中间的提升泵房、反硝化深床滤池等构筑物的最低设计标高分别为-5.5m,-8.25m,-7.1m,-5.7m,-5.87m。因现场实际土方为回填区,其周围地面标高为-2.25m,局部为-2.5m,所以氧化沟,二沉池、配水井及污泥泵站、中间的提升泵房、反硝化深床滤池等构筑物开挖深度不超过5m,不属于深基坑开挖。
1.2、编制依据
1.2.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 2.2、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图纸
1.2.3、安徽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6、本公司有关施工规程。
1.3、编制原则
1.3.1、统筹组织、超前安排、网络控制,确保重点,确保工期提前;
1.3.2、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努力提高机械化,确保工程质量;
1.3.3、科学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组织连续均衡,紧凑有序,确保安全生产;
1.3.4、文明施工,保护环境,做到抓质量以安全为基础,安全为生产基础。
1.4、设计主要内容
本工程设计主要采用放坡开挖的形式进行开挖,放坡系数为1:0.67,边坡四周土质均为回填原状土,局部比较松散部分下部采用打木桩进行支护;基坑上部四周采用双道钢管进行防护。
二、施工前期准备
2.1、施工总平面布置
为了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和施工安全,我们在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的前提下,结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
2.2、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具备,水电已布置到位(二级电源离基坑边线不得超过50m)。
三、施工工艺与施工方案
3.1、施工工艺流程
基坑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每层土方开挖 (人工、机械) 人工修坡 (基坑上口四周围护)。
3.2、施工方法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运输车进行开挖,预留20cm人工清理。
3.2.1氧化沟
3.2.1.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氧化沟边线,考虑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测出土方开挖边线,撒石灰定线。
3.2.1.2人员机械配备
(1)本工程氧化沟共两座,每座土方量约为2.88万m3。
(2)机械配备:挖掘机2台,运输车10辆,推土机2台。
(3)人员配备:一个班组15人。
3.2.1.3土方开挖
(1)、本工程氧化沟共两座,先开挖一座氧化沟土方,待垫层施工完毕后开挖剩余氧化沟土方。
(2)、氧化沟设计开挖深度为5.2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3.25m,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0.67。
(3)、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断面见附图。
3.2.2二沉池
3.2.2.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二沉池边线,考虑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测出土方开挖边线,撒石灰定线。
3.2.2.2人员机械配备
(1)本工程二沉池共四座,每座土方量约为4082 m3。
(2)机械配备:挖掘机3台,运输车10辆,推土机2台。
(3)人员配备:一个班组18人。
3.2.2.3土方开挖
(1)、本工程二沉池共四座,先开挖三座二沉池土方,待三个二沉池施工完毕后开挖剩余二沉池土方。
(2)、二沉池设计开挖深度为5.2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3.25m,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0.67。
(3)、因底板下有预埋管道,所以二沉池开挖分两次开挖,第一次开挖至标高-4.8米处,第二次开挖待管道施工完毕后开挖剩余土

方。
(4)、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断面见附图。
3.2.3反硝化深床滤池
3.2.3.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反硝化深床滤池边线,考虑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测出土方开挖边线,撒石灰定线。
3.2.3.2人员机械配备
(1)本工程反硝化深床滤池土方量约为6809 m3。
(2)机械配备:挖掘机1台,运输车8辆,推土机2台。
(3)人员配备:一个班组7人。
3.2.3.3土方开挖
(1)、本工程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
(2)、反硝化深床滤池设计开挖深度为5.47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3.52m,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0.67。
(3)、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断面见附图。
3.2.4配水井及污泥泵站
3.2.4.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配水井及污泥泵站边线,考虑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测出土方开挖边线,撒石灰定线。
3.2.4.2人员机械配备
(1)本工程配水井及污泥泵站土方量约为1402 m3。
(2)机械配备:挖掘机1台,运输车6辆,推土机2台。
(3)人员配备:一个班组6人。
3.2.1.3土方开挖
(1)、本工程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
(2)、配水井及污泥泵站设计开挖深度为6.8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4.85m,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0.67。
(3)、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断面见附图。
3.2.5中间的提升泵站
3.2.5.1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中间的提升泵站边线,考虑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测出土方开挖边线,撒石灰定线。
3.2.5.2人员机械配备
(1)本工程中间的提升泵站土方量约为694 m3。
(2)机械配备:挖掘机1台,运输车6辆,推土机2台。
(3)人员配备:一个班组4人。
3.2.5.3土方开挖
(1)、本工程开挖采用分层开挖,土方开挖放坡系数1:0.67。
(2)、中间的提升泵站设计开挖深度为5.4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实际土方开挖深度为4.85m,土方开挖放坡系数为1:0.67。
(3)、土方开挖顺序及开挖断面见附图。
3.2.6细格栅及沉砂池、混凝反应斜板沉淀池、消毒反应池、污泥脱水间、二氧化氯制备投加间及加药间、除臭成套设备、甲醇投加及配套消防系统及变电所等单体
根据设计图纸定出各个单体的边线,以及勘察各个单体周边情况,均可以采用放坡系数为1:0.67进行放坡施工。
3.3基坑排水
本工程采取明沟及集水井进行排水,在集水井中设置抽水泵及时进行排水。
3.4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操作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3.4.1、一旦土方开挖完毕,边坡作业面清出后,立即对基坑上口四周进行防护;
3.4.2、每层土方开挖不得超过深超长开挖(开挖深度在1.5m)。一方面加强人员、设备的安排调配,对已开挖的作业面按规定时间内支护完毕,另外一方面要随时根据天气情况,雨天不能支护时应停止开挖,对已定工作安排及时作出调整以免边坡作业面受雨水冲刷,必要时采用彩条布及时覆盖保护。
3.4.3、对开挖后出现边坡渗水情况,在基坑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并在某个拐角处设置一处集水坑,并设置一台水泵以便及时进行排水。
3.5、雨季施工方案
3.5.1、若遇雷雨天气,为了不影响正常施工,须暂停止作业,并用雨布覆盖已挖作业面,防止塌方;
3.5.2、根据现场水流方向做好排水准备工作,保证施工道路好、畅通、排水流畅,设置排水沟,排至集水井;
3.5.3、提前配备雨期施工材料,排水机械设备,露天设置的机电设备要有防雨措施,保安措施,雷雨天气做好防雷击措施;
3.5.4风、雨、雷、电过后,对现场所有电器、电路、施工架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四、施工进度计划、人员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4.1、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采用全面施工,重点突出,齐头并进,流水作业的施工作业方法,具体施工进度保证在土方结束后2天内支、防护完毕。
4.2、工期保证措施
4.2.1、组织实施
a、成立精干的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部内部分工负责、紧密配合,形成有条不紊的管理系统,实施工程的高效管理;
b、进场施工的工程队,建立健全队长负责制,强化一线组织,领导和指挥项目部建立工期岗位负责制,确保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实现,全力开展好目标管理,制定详细而又较为合理的施工作业计划,保持均衡生产,实现计划的最终时间目标;
c、全面“一盘棋”,在“人、机、料、法、环”上确保本工程的施工需要;
d、加强工程管理指挥,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齐抓共管。
4.2.2、劳动力安排计划
a、加强用工的计划性,实行定额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