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矿山水文地质报告 60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20 17:28:5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1.6 M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1.3地形地貌
本区属以剥蚀、侵蚀为主的低中山地形,山势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
总体地形特征东高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南东部边缘,标高约2100m,最低点位于井田北西部边缘一无名冲沟底,沟底高程为1890m,相对高差达220m。

1.4气象及水文
该区盘县属北亚热带,冬春干燥夏季湿润型气候,冬长夏短。年平均气温14.2℃,最热月平均气温21.8℃,最冷月平均6.3℃,极端最高37℃,极端最低-7.9℃。年平均降水量1399.3mm,年平均降雨日数(日降水量≥0.1mm)188.1天,日降水量≥5.0mm的日数65.9天,暴雨日(日降水量50.0)4.0天,大暴雨日数(降水量≥100.0mm)0.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98.8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6%。年平均风速1.5m/s,全年静风频率为43%。
矿区内无河流和大型地表水体,地表季节性冲沟发育,沟底纵向坡度较大,大气降水大部分顺坡排至侧槽谷,由北向南流入矿区南端的嘉陵江,少部分渗入地下。矿山南距嘉陵江3.62Km,经生产期测试,矿山涌水不受嘉陵江水影响。
1.5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颁布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图A,《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划分,****地区(包括本矿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区地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自公元1010年(宋大中祥符三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止,****及周边地区共发生有记载的地震86次,其中****地区较大的有三次,分别是:1854年5.1/2级、1855年彭水4.3/4级和1856年的黔江6.1/4级地震。5级以上地震活动始于1989年渝北统景地震,至今共发生四次,分别是统景5.2、5.4级两次,荣昌5.2、5.0级两次。****市地区的地震源浅,因而震感强烈。地震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华蓥山基底断裂和彭水、黔江基底断裂及其附近,但面上分布不均匀,时间上集中在1854~1856年和1989年至今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