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生产矿井地质报告 64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20 17:17:0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697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本报告只对涉及本矿区且有资料可查的地质报告进行评价,其中1954—1955中南地质局403队提交的《河南禹县三峰山煤矿普查报告》和1958年9月河南省煤田地质局126队提交的《三峰山和米托寺区普查报告》,勘查方法以地质填图为主,辅以少量井探、钻探工作量,质量较差,且评审情况不详,资料可靠性差,故以上两报告资料仅供参考。
1960-1965年由中南煤田地质局126队提交的《河南禹县煤田三峰山-米托寺矿区详查地质报告》,勘查手段齐全,工程量大,工程质量高,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并予以批准。
对《河南禹县煤田三峰山-米托寺矿区详查地质报告》评价如下:
1、地形地质图:本报告采用的比例尺为1:1万的矿区地形地质图,地形底图采用1964年测制之1:5千地形图,照相缩制而成,采用全国统一坐标系统,经河南测绘管理处验收合格。1:5万矿区水文地质图重新进行了测绘,经指挥部验收合格。
2、控制测量:全煤田范围内,控制测量作业依据苏联1939年大地法式,地质部1956年版和国家测绘总局1966年版大比例尺测量规范及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细则,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平面控制以6个二等三角点为起算,在测区东西各丈量III等基线一条,共布置III等点、IV等点、5″点计334个,控制面积700平方公里,平均每10平方公里5个控制点,其密度可保证地形测图及地质勘探的需要。外业观测,III等点使用J1型经纬仪,基线网观测12测回,三角网(锁)9测回,IV等点和5″点使用J2型经纬仪观测9测回和3测回,作业方法及各项限差均符合规范与设计要求。高程测量以II等水准点为起算数据,共施测III等水准442公里,埋设标石54座。使用N3水准仪,三米殷钢水准尺,按重合法观测,观测高差加入尺长改正数,计算采用条件观测平差方法。等水准施测420公里,埋设标石41座。使用N2水准仪,三米木质格区式双面水准尺,按中丝测高法施测,依据已布设的III等点为起算,水准网计算按间接观测平差。III、IV等水准路线所经过的三角点均进行了联测,等外水准使用N2水准仪、双面水准尺、中丝测高法联测5″小三角点。三角高程测量以直接水准起算,组成结点依等权代替法求结点高程值。各等级点路线最大闭合误差匀在允许误差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