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井井田及相邻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15p
  • 资料等级:
  • 授权方式:资料共享
  • v发布时间:2014-06-20 16:11:15
  • 资料类型:RAR
  • 资料大小:26 KB
  • 资料分类:岩土工程
  • 运行环境:WinXp,Win2003,WinVista,Win ;
  • 解压密码:civilcn.com
二、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一)、地形与地貌
井田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主要以黄土台、塬、峁、梁及黄土冲沟为主,侵蚀切割严重,地形复杂。地势总体南西高,北东低。最高为柳树圪塔梁,海拔1099.20m,最低为大庄沟海拔855.0m,相对高差244.20米,属中低山区。

(二)、地质概况
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三交详查区南部,柳林国家规划矿区柳林北区。本井田大部分被黄土覆盖,基岩零星出露。
井田内发育的地层由老至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上统上石盒子组,上第三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的地层。
(1)井田构造
本井田总体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的单斜构造,倾角2°~9°。
本井田内未发现大断层及陷落柱,但已揭露部分小断层。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
(2)含煤地层
井田内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现叙述如下:
太原组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岩系,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粗粒砂岩、灰色石灰岩及煤层,从沉积特征看,太原组含煤地层形成于海进过程中,聚煤作用形成于滨海平原上,海侵之初将潜水面抬升,致使滨海平原沼泽化,大面积沼泽分布,堆积了泥炭层,海侵的发生为泥炭层埋藏保存创造了条件。该组中共发育有五层灰岩,为地层对比的主要标志层,共发育有6、7、7下、8、9号5层煤,其中8、9号为全区可采煤层,其余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
山西组地层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为一套陆相含煤沉积地层,其含煤地层形成于海退过程中,聚煤作用发生于海退造成的三角洲平原环境中,该组总共发育有1、2、3、4、5号5层煤,其中4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其余在本区为零星可采或不可采煤层,该组其它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泥岩、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