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包含的意义十分重大,因为它是一项涉及到农民的日常生活的民生工程。对于工程而言,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工程的设计,因为它会关系到随后的水资源开采、过滤等问题,因此需要更多的研究和重视。由此,本文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设计过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几项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饮水 安全工程 设计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存离不开水,每天我们都需要大量的水维持生命和日常活动,水也是人类想要进一步生产的基本保障。作为社会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资源,水无时无刻不发挥着它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饮水困难和安全问题是尤为重要的方面。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落实到实处,是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卫生的重要关键点,也是保障所有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并且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一直以来,如何更好地对农村饮水困难和安全进行规划和布局,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工程实施人员特别关注的话题,饮水问题的突出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农村居民的人身安全问题,也是我国民生方面的长远规划项目。故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设计非常的重要,现实意义也更加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在“三农”问题的背景下,政府考虑到了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之后被提上日程的,也是党和政府尤为关心的民生工程,基本目标就是在满足农村居民的安全、足量的饮水需求。 
  1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基本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第一,配套解决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我国政府加大关注力度,把农村饮水工作作为农田水利建设的配套工作,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民长期的饮水困难问题。 
  第二,饮水解困工程时期。20世纪70年代―2005年,政府把解决农民饮水困难作为专项工程纳入政府工作计划,并安排了配套的专项资金补助。自2000年起,大力度地开始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至2004年底,全国实现了农村饮水困难到农村饮水安全的历史性跨越。 
  第三,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及其建设阶段。自从我国在2006年制定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和相关规范、条例时起,全国上下就开始了全面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配套体系和工程的计划,力图尽快解决我国一亿五千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不仅是关系到全体农村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农村进一步发展急待解决的关键。随着我国粮食产量的不断提升,再加上我国已经取消了实行多年的农业税,农民的负担减小,他们当中的大部分已经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而饮水问题则有关生活质量,更需要引起政府的重视。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2013年前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目前该项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地方和各类人才的广泛支持与投入。这样一来,也对饮水工程的安全设计提出了要求。安全设计并不仅是工程方面的任务,更是对细节的把握和责任意识的明确,主要包括对水源的选择、对水质的加工处理和提纯净化,以及对落实细节的改善和优化等方面。应该说,对于安全饮水工程来说,任何方面的具体实行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关系到农民饮水质量和身体素质,因此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 
  2 水源的选择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而言,一个关键性的、制约性的因素就是水源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饮水安全工程本身的最核心所在。在最初的工程设计中,工程人员必须对所划范围的供水区域及其周边可能利用的各种水源区域进行较为彻底的调查,收集选取地的水文条件、已有的供水设施及用水情况等资料。并通过较为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之后,确立最终较为合理并有利于实施的水源方案。 
  2.1 水源选择的要求 
  (1)水源的选择一定要保证水量的持续和充沛。一般来说,在用地表水作为规划水源时,首先需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即便是在枯水期,也要确保它流量的保证率不低于95%还要注意在用地下水作持续水源时,其取水量应确保小于可开采量。 
  (2)水源水质:地下水水源水质符合基本达标的要求。这样不仅有利于从基础上完善水质,还能在进一步的过滤和净化中减少一些不必要并且难以预计的程序,有利于得到相对安全的饮用水,让农村居民喝起来放心。 
  (3)水源选择应主要考虑安全这一因素,其次要注意经济方面因素以及如何进行水源保护等因素。 
  (4)当目前已有城镇和乡村的供水工程水源较为充沛、设施可靠、技术可行时,周边村镇供水也应该采用现有工程管网的延伸进行供水。要知道每一个较为理想的供水源都是十分难得的,因此我们要在保护其长期可利用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5)在地下水和地表水能够满足现有水量需求时,应优先选择采用地表水源,并且优先采用有一定调节能力的水库进行供水,相对于饮水工程来说,水库在运行过程中则较为方便,也算因地制宜的设计和改造。 
  2.2 水源选择的具体方法 
  工程一般应根据水文基本资料进行径流计算,评价计算结果,确定成果采值。 
  如果选取的地段水源拥有较多的泥沙,在统计的过程中应具体说明一下泥沙的来源,进而在此基础上估算出泥沙的悬移质和推移质的特征值,用来分析它对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影响。 
  2.3 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将地下水作为水源进行开采时,应查明水源区水文地质条件。 
  (1)要明确这个区域的地形、地层、地质构造和主要含水层的分布情况和范围,进而测算出水源的埋藏深度和具体情况,从而计算出富水性和单井出水量等数值。 
  (2)要掌握水源开采层的具体深度,主要包括地下水类型,单井出水量以及供水工程项口可开采总量等,这对我们设计饮水工程具体操作方案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对于供水规模相对较小的地段,可采用工程类比法将周边地区现有供水管井作为参证井,进一步地对其进行评价。 
  3 水处理工艺选择 
  3.1 净水工艺选择前,宜收集掌握下列资料 
  (1)原水水质的历史资料,这有利于下一步对水源进行净化和过滤。 
  (2)了解污染物的形成及发展趋势:对产生污染物的各种可能的原因进行彻底分析,尽快找出污染源。这不仅有利于缓解目前的水源工程的污染情况,还能对今后其他工程的发展趋势做出更为有说服力和确证性的判断。 
  (3)在操作人员的经验和管理水平方面,我们应尽量选择符合当地生活习惯和使用方式的净水工艺。 
  (4)场地的建设条件:不同处理工艺对占地或地基承载等要求不同。 
  (5)经济条件:有些工艺对水质提高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投资或运行费用较高,因此应结合经济条件考虑。 
  3.2 水厂工艺流程及净化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工艺流程设计取决于很多因素,不同类别的水源和水质都会影响这一工程设计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如果山泉水的水质较好,属于地下浅层水的话,净水工艺流程就会比较简单。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就可饮用,需要进一步净化和过滤的程序相对较少,需要准备的净化设备也能满足,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对水质未净化彻底的危险性,让农村居民喝上更为安全的饮用水,提高了对水质的放心程度,进一步落实了我国对农村安全饮水的目的。 
  3.3 引水管道 
  一般来说,农村的地形变化较大,各类土地分布的也较为复杂,因此所需要的引水管较多,这样一来,引水管线和管材选择就会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和造价。因此,在设计安全饮用水工程计划的同时,除了依靠相关经验、数值来确定经济管道之外,还必须计算并验算管道运行过程中的消耗,合理确定管径的具体大小,达到既经济又安全的目的。 
  4 针对如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四点建议 
  (1)明确饮水工程的目标,全力实现饮水安全。政府应该时时刻刻将饮水工程放在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因为水是全体农村居民生活和进行物质生产的前提,因此,饮水工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重要性。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的特点,要踏实前进,不能急功近利。还要在众多问题的情况下突出重点,按部就班地实行工程设计方案。分“十一五”和“十二五”两阶段逐步开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至2015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饮水方面,水质是关键,因此要对饮水设计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和优化。 
  (3)管好工程,让其长期发展效益。为了实现这一长远性目标,我们可以在工程规划设计之前,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征求群众意见,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尽力争取到多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4)饮水工程需要大量资金,因此在中央和地方支持的基础上,还要适时引入目前运用十分广泛的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确保饮水工程的全面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晶,岳恒,等.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J].中国水利,2006. 
  [2] 周英.2007中国水利发展报告[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 楼小明.浅谈保证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