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问题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性地方病和水性传染病威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近几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目前,太康县饮水安全仍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饮用水水质超标,水源保证率低,生活用水量不足及用水方便程度低等方面的缺水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生命安全,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严重制约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步伐。因此,农村的饮水安全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1)增强饮水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整个环节,不仅要对水源供水保证程度进行充分论证,而且要结合供水区域的环境特点、产业结构和用水现状,用发展的眼光对工程作出评估。无论工程大小,都要按照总体规划来进行,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的审批和验收制度。 
  (2)大力兴办集中供水工程,对一些水源条件好,居住相对集中的乡村,可以采用集中供水方式。 
  (3)对于居住分散、调蓄地表水比较困难,开发地下水又无源可寻的地区,可发展旱井、旱窖集雨等微、小型水利工程。家家户户建水窖,村村建蓄水池,乡级供水与县级供水网络相连,县级统一规划,从水库或其他水源调水,保证供水率。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水质的检测,保证饮水安全。 
  (4)建立、健全水质检测系统,增建水处理和净化设备。 
  2.非工程措施 
  (1)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资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2)资金筹集措施。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单靠国家的有限资金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资金筹措上,要从推行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入手,产权流动、结构多元基础上拓宽筹资、融资渠道,要积极发展股份合作、联合办水;大户带头、民营办水;拍卖转让,滚动办水;租赁承包,以水养水;贷款融资,举债办水等五种融资办水方式,使饮水工程在产权明晰,责权利一致的前提下保证足够的投入,得到良好的运行。 
  (3)水价调控措施。饮水工程供水水价偏低,是制约供程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政策,实行保底价、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使人蓄饮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 
  (4)管理监督措施。为了确保工程长期运行,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明确工程产权和管理方式,落实管理机构和人员,建立用水户参与的自主管理体制。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水服务为宗旨,建立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符合农村饮水工程特点、产权归属明确、管理主体到位、责权利相统一、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点,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应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在调查了解基础上,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行业指导和技术培训,逐步建立从业资质注册制度,实行行业准入控制。 
  同时,通过组织乡镇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水法律法规的宣传,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