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内容摘要

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与资产不断增加,即使发生同等规模的洪水,所造成的财产损失也会不断增加。因此,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是防洪减灾的主要目标。本科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现代最新技术手段,提高全社会的防洪减灾潜力,使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小。

二、立项的必要性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全球灾害多发地区(北纬10° ~50° 及环太平洋地区)。洪涝灾害已成为我国心腹之患。为提高我国国土的安全度,除建设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外,通过对洪涝灾害风险的科学管理,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也是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下,防洪工程标准还不能一时达到较高标准,因此通过非工程措施达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更属必要。随着现代通讯、计算机、风险管理等新技术、新理论的出现,在防洪减灾中也出现了全新的技术方法。在这一领域我国尚处于较落后的局面。因此,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可大大提高我国防洪减灾的能力和水平,投资少而效益大。

三、研究内容

课题一:3S防洪减灾应用技术开发

3S(遥感、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 洪涝灾害动态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应用3S技术对洪涝灾害发生后的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利用遥感监测淹没范围的变化过程,利用地面灾区淹没水深测量及卫星定位系统辅助遥感监测,再利用GIS技术对大范围洪涝灾害实现用多媒体技术生动表现,提供洪涝灾害信息服务。

· 农业地区洪涝灾害减产幅度遥感评估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的减少,我国粮食产量的波动将成为十分敏感的问题。通过对遥感信息的多层次分析,在对洪涝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的同时,判断灾后灾区粮食减产的幅度以利正确制定全国粮食供应计划。

· 洪涝灾害信息社会服务技术

洪涝灾害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用GIS及多媒体技术可为社会交通、旅游、商业、企业等各部门提供通俗、生动、直观的信息服务。有关水情、灾情、预报、预警等各种信息按不同行业的需求,以不同的方式提供服务。由信息中心统一加工后,通过网络系统供用户使用。通过及时、完善的社会信息服务,有利于各部门及时采取主动减灾行动,减少社会洪涝灾害损失。

课题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洪水预报、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 流域产汇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发

目前流域的产汇流模型种类繁多,多有其限定的适用范围,如选用不当,则造成洪水预报的重大误差。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输入流域代表单元的降雨信息,可直接预测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对有较长系列观测资料的流域,可实现较高的精度。

· 复杂河道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开发

对复杂的河道,如网状河道、多沙河流、或改修河道,用一般水文预报方法难以准确,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适应新环境较快,经3~5年试用调整即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 水库群洪水调度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很多流域已建成众多水库群,遭遇洪水时可通过对水库的合理调度减少下游洪涝灾害损失,为评价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的减灾效果,需进行复杂的调洪演算,难以进行多方案比较。为适应防洪调度的时效要求,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由库区降雨确定单库洪水调度方案,进而评价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减灾效果,可快速进行多方案比较,选定合理调度方案。

课题三:洪涝灾害风险管理技术开发研究

洪涝灾害可以通过风险管理减轻它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而风险管理理论在金融等需要风险评价的行业早有应用,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洪涝灾害风险管理同样有效。具体内容包括:

· 洪涝灾害风险图的推广与应用研究

我国正在大力推行洪涝灾害风险图的编制工作。但其应用尚缺少示范和规则。对流域及城市防洪规划、城市及重点工程发展规划、洪涝灾害损失评估、使用行蓄洪区的受益区界划定及赔偿标准、确定防洪保险的收费率等都可广泛应用。研究应用的方法、规范,提供相应的建议,通过推广洪涝灾害风险图的应用达到减灾效益

· 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我国大江大河较多,洪涝灾害频繁。对不同地区按其洪涝灾害的风险大小可以划分不同的等级,根据其风险等级确定该地区的防洪标准、防洪资金投入、限定其经济发展规模。研究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的标准,相应不同标准的防洪标准及政策等。

· 洪涝灾害风险管理技术

建立以GIS为基础的流域洪涝灾害管理系统,包括流域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相关信息,灾害风险评估,区划。以及遭遇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时应采取的风险回避、分散、转移等各种对策。

课题四:流域国土整治规划指导纲要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国土的过度开发等原因,国土资源面临严重的压力。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对行蓄洪空间的过分侵占等都使流域洪涝灾害加剧。因此,过去单就水论治水已无法有效地防治洪涝灾害。需以流域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综合各行业制定国土整治规划。首先要制定我国流域国土整治规划的指导纲要。

· 流域国土整治目标及其量化

流域国土整治目标应当是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提高国土安全度。对四项原则需要研究其具体量化的指标,量化控制。对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的区域及量化指标、量化控制应当有所不同。

· 流域国土整治规划基本内容研究

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必须确定流域国土整治的基本内容。论证林、草、土、山、湖、河、海、? 的整治标准,相互间的影响,与区域内人类活动的关系等。以求在流域内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提高国土安全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

· 流域国土整治规划指导纲要

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编制流域国土整治指导纲要,在全国逐步试行。

课题五:城市防洪除涝新技术推广应用

城市防洪已划归水利部指导。而城市防洪除涝有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密切。随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城市洪涝灾害的基本模式也发生变化。单纯依赖传统的城市防洪手段已不能有效控制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因此需要引进城市防洪除涝新技术,确定城市防洪的指导原则,协调城市防洪与排涝标准,确保城市安全。

· 城市除涝标准与防洪标准的协调

城市防外水(洪、潮)的标准可遵循水利部制定的规范,但我国城市除涝标准是由城建部门制定,沿袭标准体制与水利部不同。总体来说,我国城市排涝标准偏低。因此城市内涝灾害时有发生,成为城市洪涝灾害的主体。为将城市排涝纳入城市防洪,需研究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后果,增加城市排涝投入的经济效益,修订原有城市排涝标准及相应的计算方法,使之与城市防洪标准协调。

· 城市雨水调蓄设施的推广应用

由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日益加重,近年来已有20多个国家在城市中不断建设雨水调蓄设施。如多功能调节池、绿地、公园、运动场蓄水;地下水库及地下河等。通过研究制定我国相应的规范、政策建议,在重点城市内试行。

四、技术路线和预期目标

对国内外实施的相关技术进行充分的比较研究。利用已有技术积累,选择和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

充分了解各项技术的应用背景、技术条件、经济指标、用户要求、制定可操作的指导文件。

本项目在技术路线上追求技术方法先进、实用、经济合理。

预期目标:

· 提出在我国实施洪涝灾害动态监测的方法及运行方案。

· 以黄河或长江流域为试点,建立完整的人工神经网络洪水预报模型。在预报速度、精度、操作简单等方面优于现有方法。

· 完成我国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制定洪涝灾害管理的准则。

· 编写我国流域国土整治规划指导纲要。

· 提出我国城市排涝标准及修订原有规范。

五、项目实施进度

99年~2001年

六、经费估算

1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