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区新建公(铁)路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所占的比例逐步增大。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普遍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施工工艺,但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产生的裂缝不仅影响了美观,还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施工中必须采取合理的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和减少混凝土中裂缝的数量和宽度。本文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缓解裂缝产生的措施,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裂缝治理方法。 
  1 衬砌裂缝基本形态 
  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施工状况分析以及衬砌裂缝的基本形态表述,从力学性质上分析衬砌裂缝可分为3类: 
  剪切裂缝。主要为拱腰处衬砌混凝土受剪切应力作用而开裂,甚至出现错位,呈纵向、斜线或x型交叉分布。剪切裂缝主要是由于偏压、围岩的承压力不足、纵向沉降差和其它施工因素引起的。 
  拉裂缝。由于隧道衬砌混凝土的干缩、热胀冷缩和衬砌外侧围岩阻碍了衬砌的自由胀缩,在衬砌内部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抗拉强度远远低于抗压强度,故常能抵抗升温时产生的压应力,而难以抵抗降温时产生的拉应力。 
  弯曲受压开裂:主要为拱顶处衬砌混凝土受压开裂。由于衬砌两侧受压,拱顶上升,衬砌内侧受压产生劈裂,外侧受拉产生“V”字形拉裂缝,当两者进一步发展时产生贯通裂缝,使裂面处于不稳定状态。 
  2 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2.1 设计粗糙,建设、监理单位工作随意性大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勘察设计单位无法深入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隧道围岩类别评价及支护结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个别建设单位限于自身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欠缺,任意变更原设计。 
  2.2 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不规范 
  隧道开挖成型差,衬砌混凝土厚度严重不均匀;欠挖或初期支护侵入衬砌限界,造成衬砌混凝土厚度不足。 
  未开展监控量测工作,仅凭经验来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造成二次衬砌超设计荷载承受围岩压力。 
  混凝土生产时原材料计量误差大,尤其外加剂的掺加随意性大,没有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用水量,造成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采用整体式钢模板台车施工,混凝土浇筑时不振捣或漏振,混凝土均质性差。 
  盲目追求施工进度,随意提前脱模时间,使低强度混凝土过量承受荷载,破坏了混凝土结构。 
  夏季施工时砂、石料露天堆放,无切实有效的降温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高。冬期施工时采取的防寒保温措施不力。 
  2.3 原材料质量差、配合比设计不合理 
  水泥品种选择不当及碎石、砂级配差。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忽视水泥用量增多对混凝土品质的影响。对掺合料和外加剂的选用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4 施工因素及其引起的裂缝 
  施工因素可以说在整个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是最不确定的一个因素。也是造成隧道衬砌裂缝的重要原因。常见的主要施工因素有:施工所用材料质量不达标,存在偷工减料问题;野蛮施工;不按设计施工;不按程序施工;对于超挖段和塌方段回填不及时、不完全等。 
  3 预防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措施 
  3.1 提高设计精度 
  加强工程前期地质工作,为设计提供详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探资料,提高设计的质量。 
  3.2 把好材料进场关,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技术标准 
  水泥。施工现场多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同品牌、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水泥不能混用。 
  碎石。根据泵送管路的内径,尽可能选用较大粒径的碎石。严格控制含泥量≤1%,针、片状物含量≤15%,粒径以5mm~31.5mm为宜,最大不超过40mln。 
  砂。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应为3.0~2.3,粒径小于0.315mm的颗粒含量所占比例宜为15%~20%,严格控制含泥量在3%以内。为方便混凝土的运输、泵送和浇筑,砂率取35%~45%。 
  水。最好选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应按国家现行《砼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进行检验,pH值应大于4。 
  掺合料。推广掺加粉煤灰和膨胀剂的双掺技术,等量替代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对强度等级C25以下的混凝土,粉煤灰掺量需经试验确定。 
  外加剂。高效减水剂能够有效减少拌合用水, 降低水化热,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从而减少温度裂缝。施工时必须慎重选择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 
  3.3 严格混凝土施工工艺 
  提高钻眼技术水平,优化钻爆参数,提高光面爆破效果,加强隧道开挖断面检测,严格控制超欠挖,为衬砌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次衬砌施作时间,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时进行。当围岩变形较大、流变特性明显,需提前进行二次衬砌时,必须对初期支护或衬砌结构进行加强。 
  混凝土的拌合:1)严格按施工配料单计量, 定期检查校正计量装置。加强砂石料含水率检测,及时调整拌合用水量;2)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施工时,当气温高于32℃ 时,砂石料、搅拌机应搭设遮阳棚,用冷水冲洗碎石降温。尽量安排在夜间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的灌注:1)混凝土在运输和泵送过程中严禁加水;2)适当放慢灌注速度,两侧边墙对称分层灌注,到墙、拱交界处停1h~1.5h,待边墙混凝土下沉稳定后,再灌注拱部混凝土;3)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必须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质性,减少内部微裂缝和气孔,提高抗裂性。 
  混凝土的脱模、养护:1)混凝土拆模时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严禁未经试验人员同意提前脱模,脱模时不得损伤混凝土;2)传统的混凝土洒水养护方法,增加了隧道内的文明施工难度,洒水也不均匀,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得不到保证。建议使用喷涂混凝土养护液的方法进行养护。 
  4 结论 
  公路隧道衬砌裂缝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施工技术,它需要有经验的工程师及时分析施工进展与现场施工数据,调整原设计方案施工细节,以便施工措施更能符合病害实际情况,从而避免在治理段重新产生新的病害。 
  参考文献 
  [1]卢志强,罗志军.通过斜井施工长大隧道的几点认识[J].隧道建设,2009,2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