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建设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针对的改进措施及建议,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路建设;施工;机械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是衡量施工企业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决定企业资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技术进步的载体及施工企业生产能力的一种体现。目前,项目招投标对机械设备要求提出了严格的合同规定。随着机械化施工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使用费在施工成本中的比重也日益增长,可以说直接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如何合理管理好施工机械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而且紧迫的课题。施工企业的作业受气候的影响很,尤其是路基施工等土石方施工, 只能在天气晴好时抢任务、抢工期,在雨天或不具备条件时 ( 如工序问题限制 )停歇。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所以经常采用停人不停机的做法,单机连续工作动辄十几小时以上,设备的工作条件和强度十分恶劣。这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普遍特点,而且 根据我国国情还将较长时间存在下去。
  机械设备管理体制也将从传统的“小而全”的封闭式管理向以工程任务为导向,以项目需求为中心的开放型管理转变。
  公路建设离不开工程机械,尤其是高精度、高效率和智能化的工程机械。拥有工程机械数量的多少、性能的优劣,已成为衡量公路施工企业技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否完成高质量公路建设工程的关键。近年来,公路施工企业在机械管理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程机械管理水平还远远落后于现代施工的要求,影响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已经成为公路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普遍存在的问题
  1.1人员素质跟不上
  近年来施工企业操作人员中年轻人居多, 而且比例有逐年增大的趋势。年轻操作人员中, 绝大多数既未经过师父“传、帮、带”的技术传授,又未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他们或不了解所操作机械的主要结构及基本工作原理,或不清楚日常行车保养的具体内容,或不能辨别机械运行是否正常,或不能规范操作设备, 或检查保养不及时、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等,致使机械设备技术状况下降甚至恶化,油料浪费严重,修理费用增加 ,单机使用成本居高不下, 尤其和现在项目所开展的精细化管理不相符, 严重影响了项目(尤其是切块承包经营类型) 的经济效益。
  而年纪较大、工龄较长的维修人员却是学习受限 ,大多数人对液力液压装置工作原理、工作方式、结构功能比较陌生,不能系统进行故障分析, 不能把各液压装置联系成一个回路逐项检查,而是盲目的拆卸更换配件, 甚至把本不应拆检、技术状况良好的总成拆检,破坏了原来的啮合状态,反而降低了机械的使用效能,在进口机械中更明显,如宝马格,戴纳派克,英哥索兰等压路机和如别宁霍夫,玛连尼 ,日工等拌和设备。
  1.2硬件设施不合格
  1.2.1厂地条件
  相当多的项目经理部不搭建修理间 (棚) 或维修现场差,设备发生故障虽然已经不全在原地拆、修、装 ,已经不在现场修理发动机、液力变矩变速器及液压工作装置等,但仍不易保持零件的清洁又难以保证修理质量。
  1.2.2检测设备
  没有配置或缺乏故障检测仪器及诊断设备, 仅凭经验或感官估计故障部位准确率低,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机械不能尽快得以修复,大多数还要送外维修。
  1.2.3维修设备
  一些项目缺乏起重吊装器械,有门吊的项目不多,工地配 8 t 吊车的也很少, 没有拆装特定总成部件所必须的专用工具,条件好的项目自己加工一些简易专用工具,大多数使用常用工具拆卸,人为造成零件破坏。度量仪器长期不校准或不标定,误差超过了允许的范围 ,造成精密件装配过松或过紧,留下隐患。紧固螺栓时不常使用测力矩扳手按照规定值紧固,而是凭感觉判断 ,易使高速运转部件螺栓脱出,酿成严重后果。
  1.3日常管理不科学
  (1)公司或项目经理部虽然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但往往落实不了,而过度依赖厂家提供的无偿或有偿服务, 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或小病带病运转;
  (2)机械主管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资格否决权、使用决定权少,造成约束不力、有章难循、管理不严的局面。在项目层面上,操作人员对机械没有形成固定配属关系,有时不严格执行两班运转设备的交接班制度;
  (3)有可能发生长距离转移机械进行施工作业,作业点机械配套不合理,油料浪费严重、机械效率低、工程成本过高 ;
  (4)配件库存量不合理,现在都在追求 0 库存。我们知道库存过多则占用过多资金,配件未使用就腐蚀、老化、损耗 ;库存不足则停机待料时间长,尤其在进口设备上更反映突出,直接影响施工进度。采购员有些不购买正规厂家或原厂配件,配件质量不合格,埋下了隐患;
  (5)在工程扫尾或结束时,虽然有修复的要求,但公司尺度不一样,个别项目部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或认真检修,所以下一个项目一开工机械就频繁发生故障,工程进度自然无从谈起 ;
  (6)操作人员不填写运转记录,驾驶人员不认真填写行车记录或弄虚作假随意编造,依据这些记录整理出来的报表自然毫无实际意义;尽管有“维修作业任务单”但太粗糙,没有做好维修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不能对日后的故障分析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2.改进措施及建议
  2.1提高维修操作人员综合素质
  员工素质的提高是解决好机械技术状况、使用成本寿命的根本措施。职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作为企业效益的创造者,职工的素质对盈亏有决定作用。应对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规模较大、技术力量较强的单位可以在单位内部集中进行培训,不具备这种条件的可以将职工送到社会上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理论及实际的操作,并且这种学习应该是定期的、制度化的。通过培训,员工能正确操作机械、合理作业、节省油料,具备一定的预防事故及排除隐患的能力,发生事故也知道如何采取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及维修质量。这在工程进度压力大、生产任务重的情况下意义尤为重大。
  2.2坚持“保养为主, 预防为主”的原则
  机械设备使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阶段 ( 磨合期 ) 、正常工作阶段及逐渐加剧磨损阶段。初期磨损阶段磨损较快,当摩擦副配合良好后磨损量增长速度开始减慢。在这个期间,表面不平部分被除去,形成光滑、耐磨、可靠的工作表面,易出现粘着擦伤、咬合或剧烈磨损,因而故障率高。
  2.3提升硬件装备水平
  当前的建设工程一般工期紧张,抢任务、抢工期无法避免,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停机对生产的影响,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故障机械恢复正常,对停机可能导致整个生产停滞的大型主导设备 (如摊铺机、沥青砼拌和机) 应实行状态维修方式。借助于专用仪器设备或用感官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根据检测诊断的机械磨损规律及故障率预测设备将连续工作的时间,在磨损度到达极限值之前将部件更换,可以避免长时间的停机维修。应购置先进的监控检测仪器,以便准确的测出故障部位及损坏程度,此类仪器有电路测试仪、磁力无损探伤仪、油耗检测仪、发动机检测仪等,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配置。储存总成即时更换。现场设备维修总成互换是缩短停机时间极为有效的途径,如路基施工中相同型号的装载机、推土机台数较多, 可以将因故障换下的总成修理调试好作为储备件, 机械发生故障就可以做到即时更换。零配件的采购供应也是影响修理速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统计的结果制定一个合理的库存量。
  2.4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现场机械设备应由机械主管或专职调度统一调配 ,机械主管既要具有机械使用、维修的能力,又要懂得公路工程方面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全面落实责、权、利制度,对上机人员要有技术资格否决权,因为机械管理的重点是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人手一份, 明确其工作岗位的内容与责任,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考核。重点设备采取抵押金制度,以设备的原值为基数,参考新旧程度乘以一个比例为抵押金的金额。机驾人员与设备形成长时间的固定配属关系,人随机走。项目完成或移交新操作手时根据设备保养的情况奖惩,唯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修理人员工作条件脏、累、差,要尽可能的为其改善工作条件,搭建临时修理车间,提高维修的机械化程度,增加其收入,提高修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单车成本核算是控制机械使用成本的核心内容,资料记录统计工作为单机核算提供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实行单机台帐制度,操作人员认真填写运转记录,修理车间填写维修档案,油料管理人员要做好油料 ( 燃油,液压油,润滑油等 ) 的发放记录,按设备编号登记明细帐。按月把发生在每台设备上的费用都结总在该台设备上,参照运行记录对油料及配件材料的耗费进行详细的经济成本分析,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该台设备合理使用,这是控制单机使用成本的关键。下一个项目时对设备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备资料记录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王秉刚. 可靠性工程[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1).
[2]吴国进主编,刘效尧主审、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与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3]梁卫静.谈筑路机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J].山西建筑,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