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如果不及时加以预防治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后期的维修与养护也更加不利。因此,必须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与完善的排水系统。 

关键词:沥青路面;水损害; 防治措施 
abstract: asphalt pavement of early disease in a timely manner preventive treatment can cause serious consequences, and more adverse to the maintenance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late. therefore, we must take a series of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improve the drainage system.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water damage;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 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设计方面对水稳定性能的提高措施 
设计过程包含的方面非常广泛,从最初的选线到内业设计,再到专门的排水设施的设计都考虑到了路面的排水性能。而路面结构层分为面层、基层、底基层以及垫层,在设计的过程中各结构层都需要满足相应的结构功能要求。《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中是这样规定的: 
(一)面层 
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抗裂耐久的性能。在施工的过程中选择性能好的沥青和耐磨耗值及强度高并且形状好的碎石就可以得到保证;中下面层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密实、基本不透水的性能,增加混合料中粉粒的含量能够有效减少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和透水性,更能够增加沥青路面的碾压密实度;下面层应具有耐疲劳开裂的性能,但通常都无法起到抑制反射裂缝的作用,路面的反射裂缝出现频繁。 
(二)基层 
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及较高的承载能力,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沥青的各项性能指标都要好;集料要选择强度高的,开级配,棱角多的集料形成的结构具有更大的嵌挤力能够使结构更加密实。基层厚度的增加能够减小面层点的位移,对于应力以及层底拉应力均有增长趋势。对于路面的各应力的变化应考虑合理的选择,满足容许应力要求。 
(三)底基层 
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是同面层与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承重层,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将基层与垫层联系起来,能够很好的过渡,从而使承载力能够顺利的向下传递。 
(四)垫层 
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具有排水、隔水、防冻等作用。在垫层中,设置排水设施阻止水的进入是必要的,路基的填筑材料一般为颗粒较为细小的土质材料,这类材料一旦有水进入无法迅速的排出,为道路病害的出现埋下隐患,所以通常在路基中都要设置完整的排水系统尽快将渗入路基中的水排出到路基以外。 
因为面层与基层的厚度和模量对路面结构的受力状况均有影响,通过改变路面结构层的属性能够控制结构内各点所受应力状况,使其满足材料的容许应力,当存在矛盾的影响因素时,宜权衡各因素,得到更加合理的结构层组合。为使路面应力小于容许应力,可通过改变面层与基层的厚度或模量的方法,与改变基层厚度相比,改变面层厚度更为有利,增加面层的厚度能够减小表层点的位移,同时对应力的减小较基层厚度更明显,对于模量的增加,同样是改变面层的模量更为有效,其减小率较基层模量改变较大。 
在实际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公路等级来设置必要的结构层,应根据公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气候特点、公路等级与使用要求、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因素,结合当地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路面结构组合,拟定沥青层厚度。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来铺筑。 
(五)附属的道路排水系统 
路基排水设计要将防、排、疏结合,并与路面排水、路基防护、地基处理以及特殊路基地区的其他处治措施应合理布局、相互协调,对于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将施工时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且方便检修。对于各类地表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流量的要求,路基地表的排水设施应结合地形和天然水系进行布设,并做好进出口的位置选择和处理,边沟的纵坡应加以控制,保证水流能够畅通的排出,路基表面的排水设施的种类很多,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加以选择,降落在路面的水都需要表面排水系统的作用才能够尽快的排出路面结构层, 
对于路面结构的横断面,目前多采用双向路拱形式,半幅路面也采用两种坡度—路拱横坡与路肩横坡,道路规范中对横坡坡度都有相应的规定。路拱的设置就是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降落到表面的水排向两边,同时根据当地的降雨及气候考虑是否需要设置专门的排水设施,比如盲沟、暗沟及边坡防护等等。这些设施都是为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将路面结构中的水排出,减少水损害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平曲线路段为了满足行车的舒适性,减小离心力的影响,道路的横坡由双面坡转变为单面坡,如果曲线半径偏小就更加不利于排水,在这种路段就应考虑加强措施。通过对路面结构的力学效应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分析可知,改变面层与基层的厚度,能够使得孔隙处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应力在容许应力的限制范围内,随着面层与基层厚度的增加,孔隙水压力存在极大值,在选择厚度时宜远离极值点对应的厚度值。 
二、施工时各方面因素对提高水稳定性的影响 
除了设计方面,实际施工过程中影响路面的水稳性的因素是很多的,这些因素有的是由于主观原因导致的,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加以避免的,而有的是必定会出现的因素,对于这些因素我们只有尽量减小其造成的危害,降低损失。 
在施工方面,道路的施工过程繁琐,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会由于疏忽为后期的病害埋下隐患。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就必须严格管理每一个施工流程。从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到摊铺碾压都必须严格把关。首先是材料的准备,在施工前必须检查各种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为了得到性能更好的混合料,将几种混合料进行相应的实验对比是必要的,通过马歇尔稳定度的实验选择水稳定性好的材料组合,对进入拌和场地的集料的级配要有所掌控,使形成混合料的集料能够具有最好的使用性能,经过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后才能按照这种配合比加以拌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过程,需要考虑导致混合料质量下降的各种不利因素,比如:运输过程中交通堵塞的问题、温度下降的问题以及颠簸造成的离析问题,在拌和过程中如果需要添加外加剂或纤维等物质,需要有专门的投料设备,拌和时间适当延长,使外加材料能够均匀的分散在混合料中,拌和好的混合料在出厂之前应检测混合料的重量、温度并记录出厂时间,在确定无误后才可以签发运料单。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尤其注意不得超载或急刹车、急弯掉头使透层、封层造成损伤,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并涂薄层隔离剂,装载混合料时要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离析。在运输的过程中不能使混合料温度过低或结块,否则应不得铺筑。在摊铺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混合料摊铺时的温度,温过低或已结块均不得摊铺,要在合适的温度下摊铺进而接着碾压,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混合料的碾压过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步,要注意的是压实的过程中压路机要慢而均匀的碾压,并不得在低温状况下作反复碾压,磨损石料的棱角,破坏集料的嵌挤结构,车辆的碾压最终要达到使路面满足平整度又满足压实度的要求,压的密实,混合料内的空隙就少,而水就不会滞留在结构内部,对路面的破坏就能够有效减少。 
在公路工程竣工后需要经过项目验收,各项指标合格后才可投入使用,路面在投入使用的初期,存有一些空隙率是能够达到密实的,这就需要投入使用后在车辆的碾压使其自然达到密实状态,但有的孔隙是连通的,无法避免发生水损害,应当设置快速的排水系统,将水快速的排出,就不会形成水造成的一系列病害。 
参考文献: 
[1] 夏卫国.沥青路面水损害试验模拟环境及影响因素[j].公路与汽运.2005.6 
[2] 张肖宁.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粘弹力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1 
[3] 陆鼎中,程家驹.路基路面工程 [m].2 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