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工程师的家园
我国的能源现状与战略对策
RSS 打印 复制链接 发布时间:2011-06-04 15:54:05

4.加速发展核能
  核能在运行过程中基本没有排放(核废料除外),能提供清洁的电能。人们对核电主要的顾虑有两点:一是单位装机容量基本投资较大,是常规火电的1.5—2.0倍;二是运行安全性,包括最终核废料的处理。其实,由于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火电站要加FGD、SCR、脱汞、脱微颗粒、最后脱CO2等装置,它们的造价一定会不断攀升,对核电站的价格上差别会逐渐消失。再考虑到核电站每年运行时间长,设备寿命也大于常规火电站,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基本投资应不是一个问题。随着技术发展,反应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故障诊断和预报技术日臻完善,核电站应是十分安全的。我国应该加速发展自主设计、建造的百万千瓦级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使之形成统一类型和规模化,不要使堆型“五花八门”和“八国联军”,这对我国核电产业是不利的。此外,要加速发展快中子堆和快中子燃烧器,主要用于处理压水堆的乏燃料,使其增值,以形成合理的核燃料循环,大大缓解我国核燃料不足的困难。
  5.因地制宜,因应用制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由于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不断攀升,其资源逐步枯竭的“前景”也略显端倪,由化石能源使用的环境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亦日益严重,因而人们都把眼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根本特点是能量密度低、随机性大、不可控因素多,和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分布、人口分布、人均占有量、用能形式、技术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有十分紧密的联系,适用的技术和所起的作用必然是各不相同。所以,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一定要从国情,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出发,千万不能套用国外的模式。对我国来说,虽然都在谈论可再生能源的重点发展,但从各种能源(煤、水、油、气、核)的配合,可再生能源应该有的地位并不清楚,没有一个和其他能源取长补短、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的战略布局,而是各提指标,“各打各的仗”,“各吹各的号”。一个国家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各种不同能源的输送,以各种不同形式(交流电、直流电、高温热、低温热、机械能等)服务于不同的终端用户的庞大复杂系统。若把可再生能源当做一种有份额的一次能源“插入”到整个能源系统中,必须对整个能源系统作相应的调整,使之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长处。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不然的话,费了很大人力、物力、财力去发展可再生能源,表面上看起来轰轰烈烈,但从国家能源系统的整体来看,却收益不大。所以说,因地制宜,因不同的需求制宜是一个原则,或者说,从国家高度一定要把“合适的能源放在合适的地方”。
  可再生能源种类繁多,从其所能提供的能量,在总的能源平衡可以起相当份额作用的角度看,一般是指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
  A.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是相对比较丰富的,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是陆上2.54亿千瓦(按10米高度),近海7.5亿千瓦。这些数据只是一个大概,很不准确,对现代大型风力发电来说,更重要的是50米,甚至100米高度的风力资源。目前,国家正在着手详细的风力资源调查,这是我国风电发展的基础,但工作量较大。
更多
  • 相关新闻
  • 热点推荐
  • 我来说两句 ()
用户名: 验证码: 验证码
  • 节能热门下载
  • 本月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