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尤其地震发生之后对建筑物产生极大的冲击力和破坏力。为了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增强基建工程的防抗震能力,非常重要。以现代基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先进的抗震设计思路,强化防抗震结构设计,非常必要。 

【关键词】基建工程;防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的破坏力较强,具有突发性特征,一旦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从近年来国内外发生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地震发生后的房屋倒塌现象,增大了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和经济损失。因此,在基建工程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防抗震问题,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对弱化地震产生的灾害,起到一定作用。 
  1 影响基建结构地震破坏的要素 
  1.1 地基建设的影响 
  在基建工程结构的地基方面,可能受到地震影响较大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其一,选择较为软弱的冲击土层作为地基,那么发生地震时的破坏力会增大;其二,如果地基土出现液化现象,可能造成地基沉降,从而上部结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其三,建筑结构的周期如果和场地发生自振的周期较为接近,那么就增大了共振效应的可能性,甚至破坏力更大。 
  1.2 结构体系的影响 
  其一,如果基建项目选择“底框结构”,那么底层的刚度较为柔弱,当发生地震时容易受到破坏;选用“填墙结构”,如果底部为敞开框架结构,同样容易受到破坏;其二,如果基建项目选择“填墙框架”,在钢筋混凝土的桩柱位置极易发生剪切破坏;其三,应用当前使用较多的“框架-抗震墙”结构,则整体框架结构较好,抗震力较强。 
  1.3 构件应用的影响 
  如果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其柱子受到的破坏力最强;如果采用多肢剪力墙结构,其窗下墙部位容易出现裂缝,一旦发生地震,裂缝将扩大,进而造成破坏;如果采用配筋混凝土桩,即使层间发生位移,混凝土还是能保证其完整性,仍发挥抵抗作用。 
  1.4 刚度分布的影响 
  一方面,如果基建项目采取矩形平面布置方式,一旦电梯井等构件因为地震作用发生偏移,就会加重地震危害;另一方面,如果采用不对称的建筑结构,如三角形,同样容易在发生地震时产生结构扭转问题,影响建筑安全。 
  2 基建工程防抗震结构设计要点 
  2.1 优化选择建筑结构 
  如果某项工程处于地震多发地带,那么在设计之前必须慎重考虑,尤其建筑的结构选型和材料选择,都非常重要。对于混凝土建筑结构来说,产生的弯矩、轴向力等,都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一定作用力;尤其当前一些建筑的楼层较高,在竖向轴向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水平荷载力会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加大,此时水平方向就容易发生侧移;因此对于高层基建项目来说,应客观分析水平方向侧移问题,在保证建筑基本功能和抗震能力的基础上,优化选择施工材料和建筑结构体系,增强建筑混凝土的结构性能。 
  2.2 结构基础抗震的保证 
  当前一些建筑设置了地下室,对基础埋深就提出了一定要求;在地下室的四周,应该对填土进行处理,以保证其夯实度;建筑的桩基础结构,既要符合竖向结构荷载力要求,也要抵抗地震水平力。因此,如何计算桩基水平承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计算单桩的水平承载力;另一方面,计算地下室周边土的压力。确保二者产生的和大于地震水平力,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确定结构设计参数 
  关于基建工程防抗震结构的设计,应适时引入“概念设计”理念,了解地震作用下结构体系内部作用力的传递途径,将各项设计指标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增强结构的延性;关于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应该遵循“对称、均匀”的原则,保证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布置的合理性,且主轴方向的刚度相一致;应该注意,尽量减少在墙体开洞,如果无法避免的开洞,应该保证洞口的整齐、平整;如果在高层混凝土结构中,应综合考虑受力钢筋分布、箍筋以及截面尺寸等要素,最终合理布局;有关建筑构件的连接,也要注意其整体性。 
  2.4 缓解结构自身重量 
  我国一些基建工程项目以高层建筑为主,建筑的高度对结构设计提出了更多要求;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问题,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在满足建筑日常使用的基本功能和安全性能的基础上,还要注意避免水平方向的弯矩作用,避免发生建筑变形问题;另外,由于建筑的质量水平与地震效应成正比例关系,再加上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重心高,如果发生地震灾害,倾覆力矩可能瞬间加大,造成建筑倒塌,产生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发生,建筑结构的选型以及材料的选择中,应该尽量选择轻质材料,以此降低建筑本身的重量;最后,提升高层建筑自身的抗震能力,也非常有必要,增加建筑每一楼层的承载力,并且和楼层的弹性受力值保持均匀变化,避免抗震力集中在建筑的某个位置,这样就可能造成建筑倾斜,无法保证地震冲击下建筑的安全性。 
  2.5 发挥隔震、消能作用 
  如果基建工程项目受到严重的地震破坏作用,就可能引起大量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所以要加强对基建工程防抗震结构的设计;由于灾害发生的频繁性,人们也对建筑的安全性提出一定要求,尤其在地震常发地带,建筑除了能够保障最基本的抗震功能,还要具备消能、隔震效果,主动应对抗震问题。当前,在施工中采用最多的隔震技术,就是在建筑的地基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这样发生地震的情况下,上部结构仍然保持平稳状态;有关地基的选择,尽量以岩石类基土为主,可保证地基具备较高的密实度;另外,增强地基承载力,还可减少发生地震的同时产生共振的可能性,起到隔震功能。另外,建筑所处位置的不同、建筑功能的不同,都将对隔震系数产生一定要求;那么在选择建筑的隔震支座时,需具体分析建筑实际情况;材料的选择也要以延性好、能够增强消能作用为主。 
  2.6 尽量设置多道防线 
  从以往每一次地震的实际情况来看,往往伴随着大大小小若干次的余震;那么在基建工程项目中,应尽量多设置抗震防线,避免建筑抵抗首次破坏之后,再次受到余震的影响,也将对建筑结构产生破坏力,酿成事故。那么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就要考虑采用一些分体系组织,发生地震时发挥协同作用,以其自身的延性结构抵抗地震破坏力的多次侵袭;当建筑结构遭受多次强度较大的地震作用时,结构会处于非弹性的变形状态,可能对建筑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造成直接坍塌;只需要简单维护即可;所以,建筑结构的延性非常重要,在结构中设置多道抗震防线,起到多重保护作用,即使结构遭受了较为严重的破坏,也不会威胁人们的生命。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基建工程的防抗震结构设计,应该引起各界的重视;当前我国已经开发并使用了轻质量、高强度的材料,并且在结构设计中融入全新的设计理念,关于建筑抗风能力、抗震能力都有所考虑,再加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使用,都增强了建筑结构的防抗震能力,对实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保障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伟.浅析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连梁设计[J].中国科技博览,2010(24). 
  [2]贾鹤林.钢筋混凝土厂房抗震结构设计的思路与方法[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3(4). 
  [3]李航.关于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设计的比较[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2012(10). 
  [4]刘东辉.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理念的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