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层砖混结构作为我国住宅建筑结构主体,依据抗震设防要求,要通过设置构造柱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墙体延性,同时,在施工中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构造柱的质量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多层砖混结构住宅的构造柱施工工艺特点及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质量控制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对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对构造柱抗震功能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对保证和提高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字】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构造柱施工;钢筋混凝土 
   在多层砖混结构的适当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并于圈梁连接使之共同工作,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抗震能力,防止或延缓房屋在地震作用下发生突然倒塌,减轻房屋的损坏程度。构造住作为多层砖混结构提高抗震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目前已被普遍采用。但就近几年施工实践来看,施工种出现多方面质量问题,使有些部位的构造柱不仅达不到抗震目的,而且影响了结构的安全。 
   1 构造柱的特点 
   构造柱有如下特点:构造柱与砖砌体的结合必须牢固,才能发挥抗震的作用。构造柱与砖砌体在施工上存在着矛盾,在施工中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关系,例如砖砌体吸水性大,对混凝土强度的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具有砖砌体与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共同特点,必须同时满足两种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与质量标准;砖砌体逐层砌筑,构造柱施工则是一次绑扎钢筋,一次或两次浇注混凝土,工艺上互相影响,处理不当时工程质量有严重影响。例如砖砌体表面不平,构造柱支模时与墙体接触不严则会造成漏浆现象。 
   2 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构造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 钢筋施工中的问题 
   2.1.1 纵向钢筋上下错位。由于柱筋定位放线时偏离设计位置或砖砌体预留柱位时上下楼层位置偏差,造成柱筋上下错位,以致不得不采取弯折措施以“归位”。其结果是构造柱上下轴心不对位,违反了规范要求,严重影响了抗震功能。 
   2.1.2 钢筋搭接不规范。纵向钢筋的下料长度通常以楼层高度为依据,即层高+35d,并通常将搭接位置设在每一楼层的楼面上。但很多工程的柱筋搭接随意,搭接长度也未满足35d的要求,甚至还出现了I级钢筋单端弯钩或两端都不弯钩的情况。 
   2.1.3 箍筋弯钩长度及角度不规范。规范中对构造柱箍筋的弯钩角度及长度虽未作明确规定,但提出“对于有关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的一般要求,应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92)执行”。基于这一点,经查该规范第3.3.4条规定:对有抗震要求的结构f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O倍,并指出了对有抗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弯钩的角度为135°这一点在施工中往往未引起注意,经查基本上采用90°弯钩,长度有的也不足10d。 
   2.2 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2.2.1 骨料级配问题。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一般为240×240。混凝土浇筑高度一般都超过2.6m。对于这样较小的断面尺寸,为保证混凝土浇筑顺畅密实不出现卡壳断条情况,规范提出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但许多施工现场对骨料选配很不认真.往往由于骨料过大而出现不密实和断条情况。 
   2.2.2 坍落度问题。规范要求构造柱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50―70mm.以利于混凝土通过振捣充分流人马牙槎洞内,从而有效地与砌体结合。但实际施工中因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流动性不好,加之振捣不良,造成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表面出现蜂窝、麻面,特别是根部易出现烂根情况。 
   2.3 马牙槎留设存在的问题 
   留设马牙槎的主要目的是加强混凝土构造柱与砖砌体的有效结合,形成整体,增强抗震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露出砌体的混凝土面来检查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这方面的问题有:先进后退(应该是先退后进),槎口高度、深度不一,遇内外墙丁字砌体节点时,内墙只留直槎,个别工程干脆取消马牙槎。 
   3 多层砖混结构构造柱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弹好构造柱中心线(轴线),支立牢固钢筋骨架 
   为解决好构造柱中心线( 轴线)、主筋位移,骨架倾斜的问题,在绑扎构造柱前要弹好轴线,确定构造柱位置,在砌砖前,必须将下层轴线垂直引到上层构造柱的根部,将钢筋骨架支立牢固,在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构造柱基础或下层伸出搭接钢筋的位置,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为固定构造柱钢筋位置,在砌筑马牙槎时,应沿墙高每500mm按规定设置水平拉结钢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联结,构造柱钢筋必须与圈梁钢筋绑扎连结,形成一封闭框架。砌筑马牙槎要三层一吊、五层一靠、保证构造柱马牙槎的垂直度和几何尺寸,砌完砖墙后应将构造柱钢筋进行修整,也可利用马牙槎将钢筋骨架位置校正,采取加设内支撑方式或绑钢筋垫块方式加以牢固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及间距准确。 
   3.2 防止构造柱混凝土烂根、断条蜂窝、麻面等缺陷 
   构造柱施工缝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剔凿清理干净.同时必须将砌体留槎部位和模板内的落地灰、砖渣和其他杂物清理干净,并在结合面处注入适量与构造柱混凝土相同的去石水泥砂浆。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在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浇筑混凝土构造柱: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在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动,每层厚度不超过50c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确保柱体混凝土内实外光。 
   混凝土存在麻面、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主要原因是振捣不实、漏振和钢筋位置不准确,缺少饱和层垫架措施。因此,在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前,施工技术人员或质检人员应检查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和模板,必经认真进行振捣,不得有漏振现象。 
   3.3 防止构造柱与墙体变形、开裂 
   构造柱浇灌混凝土时,墙体砌筑砂浆强度必须达到50%以上,所以浇灌构造柱混凝土必须与砌筑完成后有些间隔时间,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把施工顺序安排好,才能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为防止浇灌混凝土时模板鼓胀,影响墙体平整和垂直,应在外墙每隔1m以内设两根钢拉条,拉条应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20。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 每1m内留一道,洞的位置在马牙槎外一丁头砖处.为防止浇灌混凝土将墙体挤变形,应进行模板加固处理, 将模板两侧应竖向60×100mm木楞夹住模板与墙体, 并斜撑支牢. 振捣混凝土时, 应避免触碰墙体及钢筋, 严禁通过墙体传震只有认真实施以上方法, 才能避免构造柱与墙体变形、开裂。 
   4 结束语 
   以上就构造柱的施工质量问题,从构造柱钢筋笼绑扎与安装及砖墙体留马牙槎到浇筑混凝土等方面,论述了保证构造柱施工质量的措施及其应避免出现的质量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和探讨。期望能在多层砖混建筑构造柱的施工中,对提高施工技术人员和工人对构造柱抗震功能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对保证和提高构造柱的施工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红.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实施手册[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李翠娟,张阳艳.多层砖混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07,33(2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