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寓主体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泵送运输,泵送混凝土除应满足设计强度外,还必须具有可泵性,即在泵管内易于流动、不泌水、不离析,并且摩阻力较少。为此对混凝土原料的质量,必须严格要求,所有材料均应有化验报告,出厂报告和及格证。
  混凝土泵的布置泵机在施工现场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轮廓形状、混凝土分段流水工程量的分布情况、周围条件、地形和交通情况等决定。
  管道敷设
  泵机敷设注意事项:
  泵机出口要有一定长度的地面水平管,然后再接90°弯头,转向垂直输送。这段水平长度不宜小于泵送高度1/3-1/4。如受场地限制,不宜在水平面上变换方向,须作90°转向时,宜用曲率半径大于1m以上的大弯头,尽量减少压力损失。泵机出口的基本口径宜取150mm或175mm,必须接一个过渡接头(或锥形管)。
  地面水平管道上装一个截止阀(逆流阀),最好为液压阀门,距泵送机5m左右为宜。地面水平管可用支架支垫。因为排除堵管及清洗时,部分管道拆除较方便,故不必固定过牢。
  转向垂直走向的90°弯头,必须用曲率半径为1m以上的大弯头。并用螺栓牢固地固定在混凝土结构的预留位置上,由埋设铁件固定或设一个专用底座,并撑以木楔。弯头转弯半径外侧受流态混凝土的冲刷,极易磨损,及时补焊。
  垂直管道要用预埋件紧固在混凝土结构上,每间隔3m设一个紧固卡。垂直管可沿外墙或外柱铺设。原则上以不影响下道工序施工为准。
  每当一层楼层浇筑完毕,即可拆卸施工面层上敷设的水平管道,然后将管道转移上一层楼层模板上。由于水平管道随着施工楼层的升高泵送压力越来越弱,故管道在高层楼面上只需木块作简单支架,使其高度高出楼面钢筋即可,不必采取其它固定措施。
  楼层水平管道的布置,要便于在混凝土浇筑后,能跟随拆除。施工楼层上的水平管道布置越短越好,最好水要超过20m,若超过20m,则要采取措施,要楼层垂直泵送混凝土转向水平方向的接口附近,铺一块薄钢板,相当于一个临时管道拆卸点。
  施工要点
  混凝土泵送泵机操作人员应进行严格培训,经考试取得合格证者方准上岗操作。泵送前检查泵机的转向阀门是否密封良好,其间隙保持在允许范围内,使水泥浆的回流降到最低限度,当检查发现超偏差时,用耐焊条补焊。泵送前,先用水湿润整个管道,而后送入水泥浆或水泥砂浆,使输送管壁处于滑润状态,再开始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应保持连续供应,确保泵送连续进行,尽可能防止停歇,若无法连续供料,宁可放慢泵送速度,以保证连续泵送。
  要泵送时,应每2小时换一次水洗槽里的水并检查泵缸的行程,如有变化应时调整。
  泵送结束后,要及时进行管道清洗。防止堵管的措施将水平管道堵塞部分拆开,一面清除水平管道内的物料,一面从此点泵送出料,临时由手推车进行水平布料。混凝土的质量检查要求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应派出质量检查员到场检查砼的质量情况;混凝土搅拌车出站前,每部车都必须经质量检查员检查和易性合格才能签证放行。坍落度抽检每车一次;混凝土整车容重检查每一配合比每天不少于1次;现场取样时,应以搅拌车卸料1/4后至3/4前的混凝土为代表。混凝土取样、试件制作、养护均应由供需双方共同签证认可;搅拌车卸料前不得出现离析和初凝现象。拌料后至卸料前时间间隔小于2小时,否则搅拌车内混凝土不能用于主体结构。
  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的一般要求
  (a)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b)混凝土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c)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d)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e)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
  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挟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f)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应按施工缝处理;
  (g)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学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个整完毕。
  2)框架混凝土浇筑
  (a)柱子浇筑宜在梁板模板安装后,钢筋未绑扎前进行,以便利用梁板模作为浇筑柱混凝土操作平台用。
  (b)柱浇筑前:底部填以5-10cm厚与浇筑混凝土内砂桨同标号砂浆,以免根部产生不密实现象,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500cm,柱高超过了3m时,在柱侧开不小于30cm高的浇注孔装上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c)浇筑后将洞封实,并用柱箍箍牢,柱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置施工缝应留在主梁底10cm处。
  (d)在浇筑立柱时,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至一高度后,由于积大量浆水而可能产生混凝土强度不均匀现象,宜在浇筑到适当高度时,适量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
  (e)当浇筑柱梁及主次梁交叉处的混凝土时,一般钢筋较密集,特别是上部负筋又粗又多,因此既要防止混凝土下料困难,要注意挡住石子下不去。必要时这-部分可改用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与此同时,振捣棒头可改用片式并辅以人工捣固配合。
  (f)混凝土浇筑
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踏跺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
  混凝土的养护
  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日期,掺用缓凝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施工振动。柱、墙带模养护2天以上,拆模后,应继续浇水养护;
  3)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足够的润湿状态。
  后浇带施工后浇带要按设计要求留设,接缝用快易收口网收口。混凝土应在其两侧混凝土浇筑完毕,并间隔两个月后才可浇筑。浇筑前,应将接缝表面清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刷水泥净浆。浇筑后浇带用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与两侧混凝土相同。后浇带部位使用膨胀混凝土后,由于钢筋及两侧先浇混凝土的限制,使缝内混凝土膨胀不仅提高了混凝土本身的密实性,而且增强了同两侧先浇混凝土的嵌固作用,使新旧混凝土之间紧密结合,不致在交接面产生缝隙,达到防水的要求。
  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低于两侧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而且宜选择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这是因为若施工季节气温高于两侧混凝土施工时的气温,则此时两侧混凝土正处于体积膨胀状态,即使后浇混凝土浇筑密实,但气温下降后,先浇和后浇的混凝土同时产生体积收缩,仍会发生缝隙,导致接缝处的抗渗性大大降低。
  防水混凝土施工
  (一)施工准备
  A、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B、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C、根据设计要求,承台砼需采用抗硫酸盐水泥,水灰比0.4,铝酸三钙含量<3%,所以对砼供应高需提出特殊要求,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二)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搅拌-运输-混凝土浇筑-养护
  2、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本工程抗渗砼量很大,池底板为无梁楼盖。A、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底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壁体上,墙体上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并设止水带。
  B、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配合经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的顺序浇筑。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槽下落。
  C、应用机械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砼时间一般以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的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须覆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三)质量保证措施
  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防水剂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及减少收缩缝的效果。
  2、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小心处理。
  3、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期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维修。
  4、穿墙管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四)质量跟踪本工序施工时应做好以下质量记录,以便实施质量跟踪管理。
  1、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
  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
  3、隐检记录。
  4、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5、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6、其它技术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