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面起砂

    1、现象
    地表面粗糙,光洁度差,不坚实。使用后,表面先有松散的水泥灰,用手摸时像干水泥面。随着走动次数的增多,砂粒逐步松动或有成片水泥硬壳剥落,露出松散的水泥和砂子。
    2、原因分析
    (1).水泥砂浆拌合物的水灰比过大,即砂浆中水份过多。
    (2).不了解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工序安排不适当,以及底层过干或过湿等,造成地面压光时间过早或过迟。
    (3).养护不适当。
    (4).水泥地面在尚未达到足够的强度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使地表面遭受破害,容易导致地面起砂。
    (5).水泥地面在冬季低温施工时,若门窗未封闭或无供暖设备,就容易受冻。
    (6).原材料不合要求:
    ○1.水泥标号低,或用过期结块水泥、受潮结块水泥,这种水泥活性差,影响地面面层强度和耐磨性能。
    ○2.砂子粒度过细,拌合时需水量大,水灰比加大,强度降低。
    3、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水灰比。
    (2).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
    (3).水泥地面压光后,应视气温情况,一般在24小时候进行洒水养护,或用草帘、锯末覆盖后洒水养护。
    (4).合理安排施工流向,避免上人过早。
    (5).在低温条件下抹水泥砂浆地面,应防止早期受冻。
    (6).水泥宜采用早期强度较高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不应低于32.5,安定性要好。
    (7).采用无砂水泥地面,面层拌合物内不用砂,用粒径为2~5mm米石(即为瓜米石)拌制,配合比宜采用水泥:米石=1∶2(体积比),稠度亦应控制在3.5cm以内。这种地面压光后,一般不易起砂,必要时还可以磨光。
    4、治理方法
    (1).小面积起砂且不严重时,可用磨石将起砂部分水磨,直至露出坚硬的地面。
    (2).大面积起砂,可用107胶水泥浆修补,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1.用钢丝刷将起砂部分的浮砂清理掉,并用水清洗干净。
    ○2.用107胶加水(约一倍水)搅拌均匀后,涂刷地表面,以增强107胶浆与面层的粘结力。
    ○3.107胶水泥浆应分层涂抹。
    ○4.当室内气温低于+100C时,107胶将变稠甚至会冻结,使用前必须加温处理。
    ○5.107胶掺入水泥浆后,有缓凝和降低强度的作用,所以必须使用比原地面所用水泥强度高一个等级的水泥。
    ○6.涂抹后按照水泥地面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2~3天后,用细砂轮或油石轻轻将抹痕磨去,然后上蜡一遍,即可使用。
    (3).对于严重起砂的水泥地面,应做翻修处理,将面层全部剔除掉,用水冲洗干净,重做地面。
    (二)、地面空鼓
    1、现象
    地面空鼓多发生于面层与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用小锤敲击有空鼓声,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
    2、原因分析
    (1).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浆膜或其它污物,特别是室内粉刷的白灰砂浆沾污在楼板上,极不容易清理干净,严重影响垫层与面层的结合。
    (2).面层施工前,基层表面没浇水或浇水不足,过于干燥。
    (3).基层表有积水,在铺设面层后,积水部分的水灰比加大,影响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易使面层空鼓。
    (4).门口处砖层过高或砖层湿润不够,使面层砂浆过薄以及干燥过快,造成局部面层裂缝和空鼓。
    3、防治方法
    (1).为了增加面层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需涂刷水泥浆结合层。
    (2).严格处理基层:
    ○1.认真清理表面的浮灰、浆膜以及其它污物,并冲洗干净,如基层表面过于光滑,应凿毛,门口处砖层过高时应予剔除。
    ○2.控制基层平整度,用2m直尺检查,其凹凸度不应大于10mm,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厚薄悬殊过大,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和空鼓。
    ○3.面层施工前的1~2天,应对基层认真浇水湿润,使基层具有清洁、湿润、粗糙的表面。
    (3).注意结合层的施工质量:
    ○1.素水泥浆结合层在调浆后应均匀涂刷,严禁先洒干水泥后洒水扫浆的方法。
    ○2.在水泥炉渣或水泥石灰炉渣垫层上涂刷结合层,宜加砂子,其配合比可为水泥:砂子=1∶1(体积比),刷浆前,应浆表面松动的颗粒扫除干净。
    ○3.刷素水泥浆结合层应与铺设面层紧密配合,做到随刷随铺,水泥浆已风干硬结,则应铲除后重新涂刷。
    (4).保证垫层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及其它材料垫层应用平板振捣器振实或人工夯实,高低不平处,应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找平。
    (5).冬季施工如采用火炉采暖养护时,炉子下面要架高,上面要吊铁板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而使砂浆或混凝土失水过快,造成空鼓。
    4、治理方法
    (1).对于房间的边、角,以及空鼓面积不大于0.1m2且无缝隙者,一般可不做修补。
    (2).对人员活动频繁的部位,如房间的门口、中部等处,以及空鼓面积大于0.
1m2,或虽面积不大,但裂缝显着者,应予翻修。
    (3).局部翻修应将空鼓部分凿去,四周应凿成方块形或圆形,并凿进结合良好处30~50mm,边缘应凿成斜坡形。
    (4).大面积空鼓应将整个面层凿去,并将底面凿毛,重新铺设新面层,有关清洗、耍浆、铺设和养护等操作要求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