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概念,同时对其特点作了阐述,总结了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关键词】 GPS 特点 应用
  1.GPS的基本概念
  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英文缩写词NAVSTAR GPS (Navigation System Time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全称为“测时测距导航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由美国研制,并于九十年代投入实际应用的卫星定位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飞机和船舶导航定位等多种目的。GPS技术已在航空、航天、航海、军事、地质、石油、勘探、交通、测绘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GPS 的特点
  2.1定位精度高
  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 以内可达10—6,100~500km 可达10—7,1000km可达10—9。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电磁波测距仪测定的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 校差中误差为0.3mm。
  2.2观测时间短
  随着GPS 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 min;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min,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2.3执行操作简便
  随着GPS接收机不断改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有的已达“傻瓜化”的程度;接收机的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极大地减轻测量工作者的工作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使野外工作变得轻松愉快。
  2.4全球、全天候作业
  由于GPS卫星数目较多且分布合理,所以在地球上任何地点均可连续同步地观测到至少4颗卫星,从而保障了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导航与定位的需要。
  2.5功能多、应用广
  GPS系统不仅可用于测量、导航,还可用于测速、测时。测速的精度可达0.1m/s,测时的精度可达几十毫微秒。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2.6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
  由于GPS系统采用了伪码扩频技术,因而GPS卫星所发送的信号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3.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3.1建立工程控制网
  工程控制网是工程建设、管理和维护的基础,其网型和精度要求与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密切相关。一般地,工程控制网覆盖面积小、点位密度大、精度要求高。用常规的方法,多采用边角网。采用GPS定位的方法建立工程控制网,具有点位选择限制少,作业时间短,成果精度高,工程费用低等优点。可应用于建立工程首级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矿施工控制网,工程勘探、施工控制网,隧道等地下工程控制网,等等。应用GPS技术建立控制网,通常采用载波相位静态差分技术,以保证达到毫米级精度。应用GPS技术建立道路勘探、施工控制网和隧道工程控制网等具有显著的优势。道路勘探、施工控制网,具有横向很窄、纵向很长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三角锁、导线方案,多数需要分段实施,以避免误差积累过大。采用GPS技术,由于点与点之间不需要通视,可以敷设很长的GPS点构成的三角锁,以保持长距离线路坐标控制的一致性。
  3.2变形监测
  变形监测主要是监测像大桥、水库大坝、高层大楼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沉降、位移以及整体的倾斜等状况。监测工作的特点是被监测体的几何尺寸巨大,监测环境复杂,监测技术要求高。常规的监测技术是应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地基的沉降;应用三角测量(或角度交会)的方法,监测地基的位移和整体的倾斜。GPS技术在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3.3带RTK的碎部测量与放样
  RTK (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即载波相位差分技术,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RTK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基准站(坐标已知)和移动站(用户接收机)。其基本原理是: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送给用户,用户根据基准站的差分信息进行求差解算用户位置坐标。RTK技术可应用于测绘地形图、地籍图,测绘房地产的界址点,平面位置的施工放样等。采用RTK技术测图时仅需一人进行。将GPS接收机放在待定的特征点上1、2秒钟,同时输入该特征点的编码即可。把一个小区域内的地形、地物特征点测定后传入计算机,由专业成图软件、在人工适当的干预下,形成所要的成果图。采用RTK技术进行放样,标定界标点,是坐标的直接标定,不象常规放样那样,需要后视方向、用解析法标定,因而简捷易行。
  工程实例:嫩江喇嘛河工程的纵横断面测量。由于该任务要求时间紧,当年设计当年施工,测绘任务必须在10天内完成。针对该工程非常适合RTK作业,使用S82(1+2),用了5天时间完成横断面145条,总长度8km多的测绘任务。断面为每50m一条,每条断面均测至坝底外90米处。采用RTK技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进行1:1000的带装地形图测绘。由于作业时间不受天气限制,日夜均可,大大节省人力,生产成本低于常规测量技术。
  结束语
  通过GPS在测量中的应用,得到如下体会。
  (1)GPS控制网选点灵活,布网方便,基本不受通视、网形的限制,特别是在地形复杂、通视困难的测区,更显其优越性。但由于测区条件较差,边长较短(平均边长不到300m),基线相对精度较低,个别边长相对精度大于1/10000。因此,当精度要求较高时,应避免短边,无法避免时,要谨慎观测。
  (2)GPS接收机观测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且观测时间在不断减少,大大降低了作业强度,观测质量主要受观测时卫星的空间分布和卫星信号的质量影响。但由于各别点的选定受地形条件限制,造成树木遮挡,影响对卫星的观测及信号的质量,经重测后通过。因此,应严格按有关要求选点,择最佳时段观测,并注意手机、步话机等设备的使用。
  (3)GPS测量的数据传输和处理采用随机软件完成,只要保证接收卫星信号的质量和已知数据的数量、精度,即可方便地求出符合精度要求的控制点三维坐标。但如果联测已知高程点较少,会使控制点高程精度较低。因此,要保证控制点高程的精度,必须联测足够的已知高程点。
  我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GPS技术将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永华. 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煤炭技术,2004(3).
  [2]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3]卢秀山,成枢,徐泮林.大比例尺地学图形全解析测绘基本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
  [4]董昌周,黄甫,段贻民. GPS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