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河道的生态湖区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只有采取生态水利的办法才能促进河道治理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河道治理中生态水利的运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生态水利;河道治理;具体应用 

  一、目前我国河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 

  1.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目前,我国河道水体恶化现象十分严峻,许多城镇河道水体质量低于IV类标准。一方面,城镇河道水体流动性差,导致被污染的河道无法及时循环更新;另一方面,我国众多的中小河流位于乡镇和农村,由于监管的缺失,这些水域往往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2.自然地貌被改变,河流功能简单化甚至完全丧失 

  自然河道受到人类的强烈干预,河流形态几何化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河流景观多样性消失。河流中各种水生动植物对水温、有机物浓度等有着不同的要求和适应能力,由于堤岸采取了硬质化的护岸材料,使得原有的动植物栖息地消失,并且导致水流速度减缓,环境状况恶化,失去了城镇河道本身的景观价值,原有的社会、经济和人文价值也丧失,城镇河道演变成简单的泄洪沟和灌溉沟渠。 

  3.河道自净功能受损 

  自然河道具有良好的自净功能,丰富的好氧微生物能快速分解污染物,但重污染河道的水体都处于缺氧或厌氧状态,好氧微生物无法良好的生存,河道自净功能严重受损。并且部分不恰当的水利工程破坏了河流原有的自然净化能力,如大量修建的闸坝使活水变成了死水,人工修建的护坡工程破坏了河道周围天然湿地,降低了河流对污染物的吸附能力和净化能力。 

  4.大量中小河道被填埋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不断扩张,导致许多中小河流被缩小甚至填平,使中小河流数量、面积急剧缩减,而且这种情况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河流的萎缩致使原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河道景观被破坏甚至消失,缺失了河流这一重要的生态载体,生态系统变的更加脆弱,而且河道行洪断面的缩减,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繁发生。 

  二、治理生态型河道所遵循的原则 

  治理生态型河道应该将维护生态环境当作治理河道的关键,生态要素与生态理念必须在河道治理始终体现出来。治理河道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统一性原则 

  河道治理之初,应该对河道实际生态状况予以明确,并考虑河道左右岸与上下游的生物群体生存状况,应该适时统一设计与规划,保证各环节都可以突出生态因素。 

  2.融合性原则 

  从根本上说,河道和人们日常生活存在很大关联性,治理河道就必须为更多便利提供给人们,保证河道能够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应该增加绿化通廊,延伸河道水面,创设河道岸边绿化带,同时对水中岸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协调,以进一步优化绿色生态系统。 

  3.改善性原则 

  治理河道应该以改善河道现状为目标。改善不仅为出发点,更被称为归宿点。关系到河道改善要素,不仅包括灌溉等因素,而且还关系到生态技术指标。第一为水质改善,第二为生气生存状况改善,第三为河岸景观面貌改善。 

  4.美化性原则 

  所谓河道治理,其本质就是对河流从水底至河岸、从下至上的综合性治理,疏通河流、清淤净水、修复堤坝以及河岸护坡等实际施工,均必须严格遵循美化原则。河道水质的改善是美化,河岸景观建设同样是美化,植树种草也是一种美化。通常生态河流美学因素比较丰富,天然河道景观的保留,启示就是美学观点的综合性体现。 

  三、生态水利的应用现状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逐渐关注生态的修复使用,但是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 

  1.忽略河流形态的多变性 

  一般而言,河流形态的多变性是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的前提,如果河流形态较为单一,就会对生态物种多样化带来影响。而目前,我国很多河道治理工程只是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而在工程设计时经常会忽略原有生态的合理性,这就造成了河流形态的单一化,不利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忽略原有生态系统的重建修复 

  目前,很多河道在治理过程中都会打破河道周围原有的生物群落,打断原有的食物链,致使原有动物、植被无法生存,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在工程完工后,也不注重原有生态系统的修复或重建,致使其不复存在。 

  3.忽略湿地浅滩的作用 

  湿地浅滩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浅滩不仅能够为河流周围的动物提供栖息场所,还能够净化水质。然而我国土地资源极为紧缺,为了能更大限度的利用土地,通常会用作耕种地,这就使得河堤间距变窄,湿地浅滩也越来越小。 

  四、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1.加强河道的规划设计 

  对河道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是发挥河道基本使用功能、提高河道生态治理效果的重要途径。在河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利用现有河道对主流河道进行确定,并加以引导,然后再将弯曲的河道裁弯取直为顺直河道。这些工程步骤的有序进行都是建立于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上的,同时,对于建设单位的审核问题,我们也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河道设计的多样化 

  在对河道进行规划时,我们还要注重对河道设计的多种结合方式,比如说,让适合鱼类生存的鱼巢块体或是适合蛙类生存的两栖块体护岸等等。同时对于护岸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河道中水体的流动特点与生态系统,从而在进行河道生态治理时,各种合适、有效材料的选取与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等,以保证人们与各种水生生物对水环境的基本需求。 

  3.运用物理化学技术构建生态水利 

  虽然说利用生物链或者利用河流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是一种既经济又省时省力的构建生态水利的良好办法。但是,当河流河道被严重污染,或者说河道的自身净化能力不能满足人们对构建生态水利的要求时,就应该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构建生态水利。河道长期有水流所经过,水带来了大量的泥沙,过多的泥沙会让水体浑浊,动植物无法呼吸,从而对构建生态水利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可以把离心机或者是螺旋桨放入河流河道中利用物理学中相互作用力以及重力的原理,抽取提炼出泥沙,把泥沙在进行强力压缩。 

  4.合理布局河流河道构建生态水利 

  所谓的生态水利不仅只是让动植物有一个良好的生存自然环境,生态水利也应该为人们展示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人们构建生态水利最大最实际的目的还是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为了能够让人类也体会生态水利的魅力,在构建生态水利的时候也应该合理布局,给予人们欣赏河道生态水利的风景区。河道在建设的时候可以把水利工程分为怀旧航道区域、旅游风景区、生态水利示范区。 

  5.恢复退化河岸带 

  河道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的河岸带,能够为河道周围的生物构建显著的边缘效应,这个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态模式,通常含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并且可以储藏地下水资源。因此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一定要恢复河岸带功能。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恢复河岸带的物种群体,包括培育、引入以及物种的保护,协调物种群体在河岸带的存活空间,对物种群体进行最优化的配置;另一方面能够恢复河岸带的生态环境,在陆地和河道的交接处,栽种一定宽度的草皮和树木,并提升生态物种的异质水平。经常使用有控制土壤污染技术、土壤肥力修复技术等,以便杜绝河岸线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综上所述,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采用生态水利的办法能够促进河道治理更好的完成,对其周围的环境能够进行有效的改善,这对促进我国河道治理与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亚.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 

  [2]孙乐.关于生态水利在现代河道治理中的应用[J].才智,2012,26:234. 

  [3]郭海云.生态水利在河道治理工程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9:126+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