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是国家版图和地籍的凭证
 相邻国家之间,常有不断的矛盾,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土边界的争议。为了保持国与国之间的长期和睦平等关系,必需严格划定国家之间的界线。划定国界需要有凭证,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签订边界条约的重要附件??边界地图。边界地图以精确的大比例尺地图为基础,图上标明沿边界上每一个界桩的精确经纬度,达到“秒”数,并以连接界桩之间的界线,确定为边界法定线。在实际地面上,有的界桩之间并无阻拦,如铁丝网、壕沟之类;有的则是阻隔严峻,有宽而高的筒状铁丝网,还在内侧建有公路,用于巡查越境者;有的则以天然的河流或山脊为界。在签订了边界条约并有边界地图作为版图凭证以后,国家的国土完整性、庄严性有了保障,然后就能依照国际法行事,边界国双方人员不得越雷池一步,并可对越境者绳之以法。双方往来必须通过指定的通道口,不能随意穿越边界。
 国家之间有边界地图。在国内行政区辖以及不同单位、部门所属的土地也有境界图和地籍图。城市里寸土寸金,需要建“土地档案,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都要划定属主。在社会主义国家,土地虽属国家所有,但使用者对使用的每一平方米的土地,仍需交纳土地使用费。因此,土地管理部门要编制土地地籍图,掌握土地使用对象的使用面积。遇有变动,就要进行调整,重新划定使用面积和使用者;遇有土地争议,则以地籍图为凭证。这种地籍图,我国古已有之,当时称鱼鳞图。在春秋时代,孔子就曾任过土地管理员。今天,土地管理部门责任重大,对国家每平方土地的使用和构成都要进行严格监督。
 怎样在地图上认识一国的边界
 国家的边界,也叫国界。是一国领土最外部与邻国的地理分界线。边界线以内就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在地图上,边界线确实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条,但是在实地并不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土是主权国管辖的全部疆域,包括陆地、水域及其底土和上空。所以说,国家的边界其实是由地表边界线为基准向上向下作垂直面而构成的,好比一座看不见的高墙。因此,边界是一个垂直于地表的封闭面,而不是一条线,这个面向上到很高很高的天空,向下到很深很深的地壳。
 边界的形成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古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国家间在领土的争夺上主要是地表,而对于空中和底土尚未认识,当时的边界也就只是一条线。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领空主权问题随之而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所需资源日益为各国所重视,而工业所需资源大部分蕴藏于底土,有的还在海底,在开发底土的过程中,就又出现了底土主权的问题。因此,在领空和底土问题出现后,国际上也相应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并以国际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比如飞机和轮船,特别是军用飞机和军舰不能随便进入别国领空和领海,潜艇在水下也不能进入别国领海,当然也不能在别国领海内的海底开发石油和开采矿藏等。这样,边界自然就成为一个向上向下延伸的垂直面了。
 宇航员在太空用肉眼看不到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世界最伟大的人造工程之一。从本世纪初就有“万里长城是从月球上唯一可见的地球上的人造工程”的传说。80年代初就有人在中央电视台的除夕晚会上宣称:宇航员从月球上能够看到地球上的唯一人造工程就是万里长城。1987年圣诞节前后,世界著名的BBC电视节目给小观众出了一则谜语:“有人说她是从太空中能看到的唯一人造工程。”其谜底就是万里长城。万里长城真的是从太空中能够看到的唯一人造工程吗?先看看从月球上能否看到万里长城。当年乘“阿波罗”登月的宇航员没有一个承认从月球上可以看到长城。因为看地球表面的大陆都很困难。蓝色的大海和闪亮的白云包围着地球,连陆地都难以识别,更不用说像长城这样测绘小常识的人造工程了。
 从月球上看不清地球表面的原因在于人眼的分辨力所限。分辨力是人眼或仪器对两个非常靠近的物点或量值刚能加以认别的能力。分辨力的量度通常有不同的方法:对光学仪器,以它所能分辨的物体上细小点间的距离来衡量,但在肉眼和望远系统中,则以两物点的视角来衡量,望远系统的理论分辨能力可达0.03秒,人眼约为1分;对光谱类遥感仪器,以刚能分辨的光谱线的波长平均值与它们波长差的比值来衡量;对成像类遥感仪器,以某一规定长度内能分辨的直线条数或对数来表示,线数越多,分辨能力越大,图像越清晰。此外,人眼识别线性目标的能力优于点性目标,但最大也不超过 1分(弧度)。已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4 392公里,长城的宽度是8~10米,那么从月球上看长城,长城的宽度是一个只有0.004秒的目标,显然大大超出了人眼的识别能力。在太空能否看到长城吗?从理论上讲,在最好的光线条件下,从250公里的高度人眼能够识别宽 50米的目标,这一数字是长城最大宽度的5倍,低于当今地球资源遥感卫星的分辨率。美国“陆地卫星”图像的分辨率是30米,法国“斯波特卫星”的像片分辨率是10米。虽然从“斯波特”像片上可以慢慢判读出长城,但在轨道上飞掠的宇航员要识别出长城决非易事。所以直到90年代初还没有一位宇航员宣称从太空看到过长城。再说,宇航员易于识别与背景反差大的目标,如大桥、飞机场。如果说在特殊条件下,宇航员看到了长城,那么类似的人造工程(如飞机场)也应能够看到。一句话,从月球上用肉眼看不到长城,从地球人造卫星轨道如果能看到的话,长城也不是唯一的目标。
 什么是“海拔”,它是如何确定的?
 顾名思义,所谓海拔就是超出海水面的高度。但海面潮起潮落,大浪小浪不停,可以说没有一刻风平浪静的时候,而且每月每日涨潮与落潮的海面高度也是有明显差别的。因此,人们就想到只能用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来作为海拔的起算面。海拔也就定义为高出平均海水面的高度。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高程或绝对高程。
 如何得出一个确定的平均海水面呢?对此,测绘专家们很早就想到通过在沿海设置验潮站的办法。选择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位置适中、外海海面开阔、海底平坦、地质结构稳定、有代表性和规律性的半日潮等特点的港区建立一个长期使用的验潮站,根据长期验潮资料来确定一个平均海水面,把它作为零高程面。然后用精密水准测量联测到陆地上预先设置好的水准原点,测定出这个点的海拔高度作为一个国家或整个地区的起算高程。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各部门各自为政,确立海拔高度的验潮站很多,高程系统比较混乱。这曾给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带来许多问题和麻烦。新中国成立后即着手建立我国统一的高程系统,于1957年确立了青岛验潮站为中国基本验潮站,并以该站1950~1956年的潮汐资料推求的平均海面作为中国高程系统的起算基准面。其它验潮站的验潮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比较及研究海面地形之用。根据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80年代末,通过复查,并参照更长时间验潮资料,又对原高程系统的起算高程进行了新的确认,新老高程基准相差仅29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