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城外,太湖湖畔

一座绿色与智慧并存的“地下城”完美亮相

这是北京建工匠心打造的

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

不仅刷新了全国已建成地下空间的单体规模纪录

也是全国首个获得绿色建筑三星标识认证的

独立式地下空间

一起走进这座“地下城”为北京建工建设者点赞

Part 01

六位一体超强设计

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境内,南北呈倒“T”字形,北起友翔路、南邻苏州湾,横跨东太湖路和溪虹路,南端距太湖仅32米。秉承“刚柔并济、和谐城市”的设计理念,苏州太湖新城地下空间采用“地下空间开发+轨道交通+地下管廊+周边地块地下连接+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六位一体的建设规划,成为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应用的一个典型案例,代表了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建设的最高水平。

1.png

地下一层为商业和餐饮,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位于中央商务区核心部分向南北延伸的中轴大道下方,与地铁4号线苏州湾北站站厅层采用平面垂直交叉的方式联通。中间在各商业街区之间穿插设置了多个下沉式广场、采光井和中空空间,形成与自然融合的富有魅力的地下商业街道。南端是规模庞大的水盘天窗,通过具有开放感的玻璃屋顶和投影技术引入自然光并在建筑内映射出太湖水底景象,打造融太湖湖畔景观及周边功能区为一体的城市客厅。

2.jpg

地下二、三层为可容纳3000余车辆的大型车库,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地下建筑尽可能相互联通,使商务中心区内的小汽车交通出发、转换更加便捷有效,构建集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小汽车、自行车、步行等于一体的完整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

3.jpg

地下空间与周边的综合管廊同期规划建设并投入使用,把电力、电信、给水、中水等多种管线敷设在管廊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下空间开发及配套工程施工对周边资源的占用和地面交通的影响。地下三层共计预留了34个对接口后期可与周边地块的地下室互联互通,为地下空间资源共享创造条件。

4.jpg

引入“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理念,地下空间的地面部分采用透水铺装,地下设置1套2000立方米雨水回用系统,为地下空间冲厕、车库冲洗等提供循环用水;地下车库专门设有出入口管理、车辆引导、反向寻车、缴费、辅助性管理等智能系统,解决车辆进出停车场慢、寻车困难等问题,以达到停车场方便、快捷运行的目的。

Part 02

绿色三星超强品质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地下空间坚持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将地下交通、公共服务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北京建工依托绿色智慧全产业链,成功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绿建三星级标识认证的独立式地下空间。

5.jpg

根据功能特点和环境条件,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多项绿色建造技术,如高性能围护结构、结构体系优化、透水地面、雨水回渗和中水回用系统、自然通风和采光系统、低能耗设备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建筑装饰一体化设计施工、全过程使用BIM技术等多种举措,打造出一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生态建筑。

6.jpg

Part 03

创新引领超强建造

要将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建设者面临重重考验。地下空间基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深18.6米,在太湖湖畔软土地层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深基坑施工,在国内尚属首次。针对软土地层超大深基坑设计施工难题,项目团队组建了由科研院校、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参加的科研攻关团队,结合项目的进展对各个阶段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动态优化。

7.jpg

针对项目南区长达572米的长条形基坑,项目团队创新提出了“强支撑、软分坑”的设计施工方法,通过适当加大内支撑的刚度,使得按照传统工艺需要分成4个小基坑施工的南区基坑实现了一次性分部递进开挖,流水作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工期约40%,降低基坑造价约12%。同时通过水泥土搅拌桩墙实现分区域降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了太湖大堤的安全。

8.jpg

南方多雨的季节也为项目施工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汛期太湖水位升高,土层含水量大,南侧地下室外侧边线与已经建成的苏州湾大堤中心线为32米,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基坑安全和太湖大堤的稳定。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项目团队研发了远程智能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反馈监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了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监测效率,可节约人工80%,有力提升了智能建造水平。

9.jpg

“另外,南方多雨,汛期太湖水位高,土层含水量大,南侧地下室外侧边线与已经建成的苏州湾大堤中心线为32米,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基坑安全和太湖大堤的稳定。”项目经理刘向科介绍。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项目团队研发了远程智能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反馈监测对象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了基坑工程安全风险,同时提高了监测效率,可节约人工80%,有力提升了智能建造水平。目前,项目团队总结省部级工法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篇,并荣获了中建协BIM大赛一等奖、中施企协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