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396万公里。农村公路的修建,让不少贫困山区变了模样,让百姓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但与此同时,修建近四百万公里农村公路,随之而来的道路养护压力也不容小觑。

如果说修建公路是“面子”,能给农村百姓带来直接的益处,那么养护公路无疑是“里子”,做好养护才能保证老百姓持续受益。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面子”和“里子”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但在一些地区,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现象却长期存在。记者近期在中部某省采访时就发现,有的地市投巨资修建公路,却常常“一建了之”,修路时资金充裕,养路时资金捉襟见肘,久而久之,导致部分农村公路“通而不畅”,成了不少农村公路共同面临的窘境。

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体现出一些地市对农村道路管护认识不够,忽略了日常养护对道路寿命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部分干部看重一时政绩,忽视后续管理的畸形心态。此前就有多地基层工作人员向记者反映,修路修得越多,领导“政绩”越凸显,积极性也非常高,至于后面的管理养护,却早已被抛诸脑后。

不过,短视的政绩观仅仅是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在后续养护上的资金缺口的确较大,不论是每年安排的养护工程规模还是资金规模,都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多地基层交通部门工作人员都曾反映,随着农村公路里程数的不断增长,加之此前部分建设标准偏低的农村道路破损严重,出现拥挤不畅的情况。

养护抓不好,建设成果无疑将付诸东流。要想改变“重建轻养”的现状,还需地方政府、交通路政部门未雨绸缪,更好地明确责任和义务,把百姓切实利益摆在工作的第一要位。

首先,各级地方政府要确保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其次,对基层养护人员,要在生活待遇、工作编制方面给予他们充分保障,让更多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愿意扎根在一线;第三,还要加强后备养管队伍建设和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养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实地技术训练等方式,提高养护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相关部门和负责人思想意识的转变。只有真正认识到农村公路养护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作用,才能在政策研究和制定环节上充分重视,避免出现为图一时政绩,只重建设轻视养护的老问题;才能在后续资金支持、人才待遇方面,给予相应的项目和个人应得的支持。

正所谓“四好农村路”,在建好的同时,同样重要的还有管好、护好、运营好。

据了解,广东、山东一些城市正在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管理农村公路。通过采用市场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专业道路养护公司,既能做到养护资金专款专用,还能提高养护质量。

以往,交通管理部门既负责道路养护,又负责审核把关,相当于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现在,政府部门则专心扮演“裁判员”,明确了权责关系的同时,也确保了道路的有效养护。

此外,山东一些县市,在专人管护的基础上,还引入“互联网+”理念,通过开发专属手机APP,将日常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上传至云服务器,实现对管养道路的实时监管和问题处理,使农村公路实现了联网管理。以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要彻底解决农村公路养护难题仍有待时日。

近400万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不少贫困百姓的脱贫致富梦,要让农村公路在“数据很美”的同时,不陷入“隐患很大”的尴尬,需要意识转变和投入提高双管齐下。农村公路有多长,治理的责任就有多重。修好路的目的是为了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而对于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来说,只有彻底打通认识上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让“四好农村路”不再瘸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