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网-工程师的家园
桥梁扩大基础各个施工细节
RSS 打印 复制链接 发布时间:2017-12-27 13:59:01

5)基础圬工

包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片石混凝土和浆砌块(片)石

公路桥涵各种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水泥、粗、细集料、拌合水、外加剂、掺合料均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公路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进场后应按规定对其有关的产品资料、产品材料分批进行验收、复验,并应有有效的鉴定证明。

(1)混凝土

原材料

①水泥

1 应选用品质稳定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对于环境作用严重条件下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低热水泥;在有充分证明条件时也可选用其他水泥。

2 不同强度等级、品种的水泥不宜混合存放、使用。当对水泥质量有怀疑(如

受潮等)或存放时间超过3 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复验结果使用。

3 水泥的含碱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集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不应超过0.6%。

2)C40 及以上混凝土,不宜超过0.6%。

②细集料

1 细集料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吸水率小、颗粒洁净的河砂,河砂不易得到时,也可用硬质岩石加工的符合国家标准的人工砂。

投料方法

机械搅拌混凝土的投料顺序有一次投料法和二次投料法 。

一次投料法是指先在料斗中加入石子,再加水泥和砂-对于自落式的搅拌机,需先在筒内加部分水,然后陆续加水;对于强制式的搅拌机,因下料口在下部,不能先加水,应在投放干料的同时,缓慢、均匀分散的加水。

二次投料法又分预拌水泥砂浆法、预拌水泥净浆法和水泥裹砂法。

投料顺序分别为:

1法:水泥+砂+水投入搅拌,再加入石子。

2法:水泥+水投入搅拌再加入砂、石。

3法:全部石子、砂和70%水投入搅拌10-20秒,再加入全部水泥搅拌30秒,最后加入剩下的30%水搅拌60秒。

生产混凝土采用的二次投料法,是在传统的一次投料法基础上将投料顺序,搅拌方式上变动而形成的。其最根本的优点,在于采用此办法生产混凝土克服了水泥浆难以把砂石完全均匀包裹的缺陷,从而达到增加混凝土强度或是节约水泥的目的。

人工拌和不推荐,要用的话先把砂水泥混合,再放入石子搅拌均匀,最后把料堆扒成槽形,加入一半水拌匀后,再加入另一半水。

T1.WxTByKv1RCvBVdK.jpg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超过要求等现象。并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浇筑工作。

⑥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前

1 应根据结构物的大小、位置制定符合实际的浇筑工艺方案(施工缝设置、浇

筑顺序、降温防裂措施、保护层的控制等)。

2 应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要求后方可浇筑。

3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

密,模板内面应涂刷脱模剂,木模板应预先湿润。

4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坍落度。

浇筑混凝土时

要进行温度控制,在炎热气候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28℃。

⑥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

无水或浅水中的扩大基础施工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扩大基础混凝土,应在整个水平截面范围内水平分层进行浇筑。

2 大体积扩大基础混凝土,当水平截面过大,不能在前层混凝土初凝或重塑前浇筑完成次层混凝土时,可分块进行浇筑。

分块浇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分块宜合理布置,各分块平均面积不宜小于50m2。

2)每块高度不宜超过2m。

3)块与块间的竖向接缝面应与基础平截面短边平行,与平截面长边垂直。

4)上下邻层混凝土间的竖向接缝,应错开位置做成企口,并按施工缝处理。

T1QWhTBXhv1RCvBVdK.jpg

5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在不发生离析的情况下,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2 )当倾卸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

高度过高时,应设置减速装置。

3 )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并严禁用振动棒分摊混凝土。

⑦混凝土的振捣

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当确实无法使用振动器振实的部位时,才可用人工捣固。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 倍;与侧模应保持50~l00m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l00m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

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T15bxTBvCT1RCvBVdK.jpg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技术方案确定,施工缝

的平面应与结构物的轴线垂直,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1 应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1)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

2)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

3)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

2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宜铺一层厚为10~20mm 的1:2 的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0mm 的混凝土,其粗集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

3 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筋不小于16mm,间距不大于20mm 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

4 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4 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

5 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需

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1.2MPa,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2.5MPa。

6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

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泌水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⑧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在脱模后,必须加强保湿养护,宜以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表面潮湿。保湿养护期不应少于14d。应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还应防止混

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聚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

①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及早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

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以及桥面等大面积裸露的混凝土,有条件的可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加设棚罩,待收浆后再予以覆盖和洒水养生。覆盖时不得损伤或污染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面有模板覆盖时,应在养护期间始终使模板保持湿润。

②当气温低于5℃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混凝土面上洒水。

③混凝土养护用水的要求与拌和用水相同。

④混凝土的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d,可根据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状态为度。混凝土养护用水的要求与拌和用水相同。

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时,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采用喷化学浆液养护层时,应经试验证明并采取措施确保不漏喷后,可不洒水养护。

⑤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

混凝土在强度达到50%以前、养生不少于7d 时,不受水的冲刷侵袭。当环境水具有侵蚀作用时,应保证混凝土在l0d 以内,且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前,不受水的侵袭。

⑥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强度达到2.5MPa 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⑨模板的拆除

拆除期限模板、支架的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等级来决定。

(1)非承重侧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

可拆除,一般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 时方可拆除侧模板。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力及其他可能的叠加荷载时,方可拆除,如设计上对拆除承重模板、支架另有规定,应按照设计规定执行。

T1qYhTB4hv1RCvBVdK.jpg

(2)浆砌工程

①石料的要求

石料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石料强度的测定方法、试件规格及换算系数按《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041-2005)执行。

a 片石:

一般指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厚度不应小于150mm(卵形和薄片者不得使用)。用作镶面的片石,应选择表面较平整、尺寸较大者,并应稍加修整。

b 块石:

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应大致平整,厚度200~300 m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 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 倍(如有锋棱锐角,应敲除)。块石用作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作修凿,但应略小于修凿部分。

②砂浆的技术要求

a 砌筑用砂浆应采用水泥砂浆,其强度的测定方法、试件规格及标准养护条件

按现行《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执行。

b砌筑常用的砂浆强度等级分为M20,M15,M10,M7.5,M5,M2.5 六个等级。

c 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工程相应的质量标准。

砂浆中所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当缺乏中砂或粗砂时,可用机制砂代替。在

确保砂浆强度的基础上,也可采用细砂,但应适当增加水泥用量。砂的最大粒径,当用于砌筑片石时,不宜超过5mm;当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时,不宜超过2.5mm。各类砂浆均应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宜为3~5min。

③一般要求

1 砌块在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表面如有泥土、水锈,应清洗干净。

2 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时,如基底为岩层或混凝土基础,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如基底为土质,可直接坐浆砌筑。

3 砌体应分层砌筑,砌体较长时可分段分层砌筑,但两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一般不宜超过1.2m;分段位置尽量设在沉降缝、伸缩缝处,各段水平砌缝应一致。

4 各砌层应先砌外圈定位行列,然后砌筑里层,外圈砌块应与里层砌块交错连成一体。砌体里层应砌筑整齐,分层应与外圈一致,应先铺一层适当厚度的砂浆再安放砌块和填塞砌缝。砌体外露面应进行勾缝,并应在砌筑时靠外露面预留深约20mm 的空缝备作勾缝之用。砌体隐蔽面砌缝可随砌随刮平,不另勾缝。

5 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在石块放好后用砂浆填满捣实。用小石子混凝土填竖缝时,应以扁铁捣实。

6 砌筑上层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

a浆砌片石的技术要求

1 片石应分层砌筑,宜以2~3 层砌块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

2 外圈定位行列和转角石,应选择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大的片石,并长短相间地与里层砌块咬接。砌缝宽度一般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土砌筑时,可为30~70mm。

3 较大的砌块应使用于下层,安砌时应选取形状和尺寸较为合适的砌块,尖锐

突出部分应敲除。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但不得在石块下面用高于砂浆砌缝的小石片支垫。

b浆砌块石的技术要求

1 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外圈定位行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

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上下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

2 砌体里层平缝宽度不应大于30mm,竖缝宽度不应大于40mm,用小石子混凝

土砌筑时不应大于50mm。

T1EbxTBjYT1RCvBVdK.jpg

c砌体勾缝及养护

1 砌体勾缝,一般可采用凸缝或平缝。浆砌较规则的块料时,可采用凹缝。

2 勾缝砂浆强度不应低于砌体砂浆强度,一般主体工程不低于M10,附属工程不低于M7.5,流冰和严重冲刷部位应采用高强度水泥砂浆。

3 石砌体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0mm 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

4浆砌砌体,应在砂浆初凝后,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应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T1qxZTByCT1RCvBVdK.jpg

(3)片石混凝土

一般规定:

片石混凝土一般用于较大体积的基础、墩台身等圬工受压结构。

1采用片石混凝土时,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多于其体积20%的片石,片石的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且不低于30MPa(MU30)。

2片石混凝土施工时,应选用无裂纹、无夹层且未被火烧过的、具有抗冻性能的片石。片石石料要求坚硬、密实、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禁止使用风化岩石、水锈石和凸凹片石。卵石和薄片石(厚度小于150mm)也不得使用。

3在混凝土中埋放片石时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a片石应清洗干净使其完全饱和,应在捣实的混凝土中埋入一半左右。

b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50mm,片石边缘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片石不得触及到构造钢筋和预埋件。

c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不得超过300mm,大致水平,分层振捣,边振捣边加片石。

T19bZTB5KT1RCvBVdK.jpg

(4)钢筋混凝土基础

旱地浇筑钢筋混凝土基础,应在对基底及基坑验收完成后尽快绑扎、放置钢筋;在底部放置混凝土垫块,保证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同时安放墩柱或台身钢筋的预埋部分,保证其定位准确;对全部钢筋进行检查验收,保证其根数、直径、间距、位置满足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要求时,即可浇筑混凝土。拌制好的混凝土运输至现场后,若高差不大,可直接倒入基坑内,若倾卸高度过大,为防止发生离析,应设置串筒或滑槽,槽内焊上减速钢梳,保证混凝土整体均匀运入基坑,用插入式振岛密实。浇筑应分层进行,但应连续施工,在下层混凝土开始凝结之前,应将上层混凝土灌注捣实完毕。基础全部筑完凝结后,要立即覆盖草袋、麻袋、稻草或砂子,并经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一般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为7昼夜以上,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或掺用塑化剂的混凝土应为14昼夜以上。

水中混凝土基础在基坑排水的情况下施工方法与旱地基础相同,只是在混凝土凝固后即可停止排水,也不需再进行专门的养生工作。

6)基坑回填

施工应符合规范要求及下列规定:

①基坑的回填宜采用透水性材料,不得采用含有泥草、腐植物或冻土块的土。

②应分层夯(压)实,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应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50m2检验1 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 点,每点都应合格,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透水性材料不足时,可采用石灰土或水泥稳定土回填;回填土的分层厚度宜为0.1~0.2m。台背两侧的填土应分层夯实,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6%。

T1lbhTBCYv1RCvBVdK.jpg

更多
  • 相关新闻
  • 热点推荐
  • 我来说两句 ()
用户名: 验证码: 验证码
  • 热门知识
  • 推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