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病1: 组砌质量差,墙面平整度、垂直度及水平灰缝的平直度差,灰缝大小不一,超过规范的允许偏差,接缝处理不当,形成通缝。

原因1、砖或砌块的材质差,尤其采用非标机制红砖、加气砼砌块,几何尺寸大小不一、棱角不正、平面翘曲,造成砌体墙体凹凸不平,灰缝大小不一。
防治方案:砖和砌块选用合格品,控制进场质量的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允许进场。

原因2、砌筑施工时未拉线及吊线,导致水平灰缝的平直度差、墙体的垂直度差。
防治方案:砌筑施工前应先弹出墙身的轴线及边线及检查校核线,将墙根部的楼地面用砂浆找平,楼地面误差大于20mm要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开始砌筑施工前还应先摆砖错缝,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防治方案及七分头砖及半砖的砌筑位置,务必将竖缝错开,并保证组砌防治方案统一、上下一致。

原因3、砌筑施工前未对砌体的根部进行清理找平,砌筑施工过程中未立皮数杆,导致灰缝大小不一。

防治方案:砌筑前必须立好皮数杆,拉好准线,红砖砌体灰缝8MM~12MM,混凝土加气块砌体的水平灰缝宜15MM,垂直灰缝宜20MM,垂直灰缝应内外夹板,灌缝密实。
原因4、设计的墙体内埋管密集而使墙体砌断开。

防治方案:当墙内埋管密集时,为防止不可避免的墙体砌筑断开,在砌筑施工过程中应每300MM设2Φ6钢筋于断开的砌体两侧,钢筋伸入两侧的墙内不少于500MM。墙体中的洞口、管道、预埋件应在砌筑施工过程中正确的及时进行预留与预埋,以免事后进行打凿破坏。混凝土加气块切锯、钻眼打孔、镂槽均应采用专用的设备工具进行加工,不得随意砍凿。

通病2:砂浆强度低,质量不稳定
原因1:配合比称量计量不准。

防治方案:按照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校准计量的精度。
原因2:塑化剂及微沫剂掺加过量

防治方案:不准用掺加塑化剂及微沫剂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原因3:试块制作与养护不当。

防治方案:试块专人负责制作养护,留置试块进行试压预控。
原因4:砂浆的原材料的质量差,如水泥的质量差,砂过细,含泥量过大。

防治方案:加强对进场材料的进场检查验收控制。

通病3: 砌体墙体渗水
原因1:砌体灰缝不饱满。

防治方案:砌筑施工前应按照要求保证灰缝的饱满,在砌筑前施水保证含水率要求。
原因2:勾缝质量差。

防治方案:砌筑施工过程中应随砌筑随勾缝,勾缝前应清理粘结在墙面上的砂浆、泥浆及杂物,勾缝应做到横平竖直,搭结平实且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及粘结不牢等现象,并增加砂浆密实度、饱满度。
原因3:脚手眼填堵不密实,或墙体在施工中凿打破坏。

防治方案:对脚手眼和凿打造成的损坏应用砂浆填补密实。

通病4:构造柱处马牙磋留设形式不标准
原因:工人不按标准施工,管理不严

防治方案:砌块构造柱位置斜角处理: 马牙槎凸槎下部位置切成45°斜角,切割长度为槎宽。

通病5:外墙构造柱未一次性浇筑密实,产生裂缝,导致渗漏现象出现

防治方案:构造柱模板上端制作喇叭口,砼浇筑牛腿,模板拆除后将牛腿剔凿。喇叭口模板安装高度略高于梁下口1~2cm,确保喇叭口砼浇筑密实

通病6:窗台未设压顶或压顶未伸入窗侧墙体,后期窗台两侧易产生八字形裂缝。

防治方案:外窗窗台压顶浇筑完成后,再进行上部砌体施工。

通病7:大于300mm砌体墙洞口上部未设置过梁,后期洞口两侧易产生裂缝

防治方案:宽度大于300mm 的门窗洞口(包括临时施工洞口),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过梁两端伸入墙体长度≥ 200mm

通病8:窗框两侧未设置砼预制块或实心砖,窗框安装时只能固定在砌块上,后期抹灰完成后,窗框周边易产生裂缝。

防治方案:在门窗洞两侧预埋固定块(C20混凝土块、水泥砖或其他材料),以便固定门窗框(或副框)。固定块宽度同墙厚,高度应与砌块同高或砌块高度的1/2且不小于100mm,长度不小于200mm

通病9:多媒体箱背后及管线集中处的开裂

防治方案:安装箱体四周开洞封堵,设置网格布。